第724章
古代卖房可不像现代,自己的房想咋卖就咋卖。唐朝规定卖房先问亲邻,五代十国时,卖房先问四邻和族人是否想买,如果他们不愿意买,或者出的价太低,你才能卖给其他人。
宋朝规定的就更细致了,还明确了征求意见的顺序,先问族人,后问四邻。
如果你不征得他们的同意,偷偷摸摸把房子卖了,他们就能去官府告你。然后你必须将房子原价赎回,重新出售,这个售出对象还得是先族亲后四邻。
所以在宋朝,想要卖房,得先拿个小本子,把自己所有族亲和四邻的名字依次列在上面,打算出售房子的大小以及价格也得标上。
按小本子上所列名单依次去征询意见,被问的人,不管是想买或是不想买,都要签上名字或盖上章,但凡有一个亲戚拒绝签字或盖章,你这房就卖不成。
所以后世网上才会有,如果你生活在宋朝,人缘不好,房子都卖不出去的说法。
卖房的这位富商少爷肯定不会自己去跑,包括跟刘元良交易,都是他的管家来的。周牙侩就是干这个的,一应手续都是他领着办的。刘元良付了银子,拿到了红契后,松了口气,终于有家了。
白露听完买房的整个过程后,决定以后只买房坚决不买房。谁能想到卖个房那么麻烦呢?
小系统听完她的吐槽,解释道:是麻烦了点儿,但出台这样的律法,本意是好的。把卖房子从一个人就可以做主买卖变成了要一堆人共同商议,加上限购令,是能有效的解决商贾大量囤房的问题。
白露想想也有道理,商贾囤房是为了赚钱,这条律法一出囤房很大可能到最后卖给了亲朋四邻,首先他们不可能出高价,这样一来别说赚银子,不赔钱就是好的了。商人逐利,自然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反正不管过程如何繁琐,房子是买到手了。搬家也方便,自家有马车,行李收拾好搬到马车上,一趟拉不完多跑两趟。
都说破家值万贯,何氏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打包带走。白露实在看不下去了,把她哄上马车,先去新家收拾着。
自己留下来收拾,破破烂烂地该扔都给扔了,重新置办成新的。何氏舍不得骂白露,把刘元良训了个狗血淋头。
刘元良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给闺女背锅,他乐意,让媳妇儿训就训吧。
白露趁何氏不注意,每间屋子里都用了清洁符和驱虫符,然后把房子加固,这房子住个百年都不成问题。
正房是三正两耳,刘元良跟何氏住东间,中间做堂屋,西间白峰住,耳房刚好给他布置成书房。
东厢三间两个小的各住一间,西厢是白露的地盘,她把房间隔成套间,外间当绣房,里间是卧室。倒座房用来当厨房和仓库。
看着自己的宽敞明亮的房间,白松和白彬激动地嗷嗷叫,终于不用跟爹娘挤一张床了。
搬家后的第一顿饭,白露提议去县里的酒楼吃。她的理由是想去尝尝酒楼的饭菜。何氏毫不犹豫:去,娘也没尝过,官人,你去套马车。
一家六口坐着马车说说笑笑去了永平县的福源酒楼。没有传说中的狗眼看人低,小二很热情的把他们一家领到楼上雅间。
刘元良何氏明显有些拘谨,白峰问小二:你们店里都有哪些招牌菜?
小二报了几个名字,白峰跟白露商量之后点了六菜一汤,主食是插肉面和胡饼。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有白峰和白松、白彬两个小饭桶,就是再多点几道也不愁吃不完。
吃到一半,白峰就借着更衣的机会早早地下楼结账。搬家后,白露给他一个荷包,里面塞了五张二十两的银票、银花生、金瓜子和一把碎银子:你要去书院读书了,难免会有用到银子的地方,这个荷包带在身上。
白峰不肯要,白露硬塞给他:该花的银钱不能省,你到了书院里,好好读书固然重要,但也要劳逸结合。
还有就是吃饭上一定不能省,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记住啊,要是敢把自己饿瘦了,回来我可是不依的。
我以前曾听到曹大人叮嘱大爷,说秋闱和春闱考验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身体。没有一个好身体,是坚持不下来连续九天的考试的。
白峰点头,这个他也曾听夫子说起过,他之前并没有太过在意,现在既然姐姐也说了,他以后肯定重视起来。
白露虽然叮嘱过了,但还是有些不放心,给他吃了加强版的强身健体丸。父母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些沉疴痼疾,白露悄默默地给他们吃了回春丹,现在他们俩的气色可比白露刚回来时好多了。
回春丹是缓释的,他们觉得自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加上现在吃的饱、穿得暖,女儿在身边,日子过得舒畅,所以身体也比往年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