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都市言情>五代十国那些人> 第130章 石敬瑭当儿皇帝的那些日子

第130章 石敬瑭当儿皇帝的那些日子

  石敬瑭虽然当了皇帝,但是他的这个皇帝并不是以往意义上至高无上天地间唯我独尊的皇帝,他有一个新鲜的职称叫做“儿皇帝”,作为“儿皇帝”的商标持有人,石敬瑭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他对于契丹很温顺,好像比他小了十一岁的耶律德光还是真是他的父亲一样,契丹的使者到了这里,他就像平时大臣们接他的圣旨一样,跪着接旨,可以说把中原天朝上国的威风和名气都丢到了爪哇国。
  再举个例子证明一下他的无耻(虽然有可能石敬瑭将仅仅是做做样子,但是表现的实在是太无耻了点。)
  据说有一次,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英武明义皇帝”,也就是说他石敬瑭英明神武,深明大义。
  这一封诏书要是在以往的中原皇帝,恐怕早就愤怒了,我当当大中华之皇帝,哪里轮得到你契丹蛮夷小族指手画脚。
  但是石敬瑭不一样,他是儿皇帝,接到了自己父皇帝的任命,他还是十分高兴,他听到这消息,激动地不成样子,立刻派出了他的皇家仪仗队吹吹打打去城外迎接契丹方面的诏书,然后把这个册封诏书,像天书一样供奉了起来。说实话,这也表现的太无耻了点。
  可能石敬瑭觉的喊耶律德光一声父皇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就是让耶律德光嘴上沾点便宜而已,实际上他石敬瑭又没有掉一块肉。
  但是石敬瑭也不想想,中原大国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他也仅仅是中原大国的代言人,他不要脸可以,但是他不能代表整个中原都不要脸,所以那些臣子们以及地方的反震们对于石敬瑭感官印象也不是很好。
  明面上一口一个吾皇万岁喊着,但是心里面都恨不得这个祸国殃民的丢人皇帝赶紧死了。
  这里又说道石敬瑭祸国殃民,这个祸国殃民可能说的有点严厉了,事实上石敬瑭虽然投靠契丹,但是也为中原人民争取到了短暂的和平时期,中原人民也度过了一段相对比较和平的生活。
  但是石敬瑭的确是也干了不少的坏事,例如在契丹援兵准备回契丹的时候,他下令边塞的一个节度使筹集十万缗的财物犒赏契丹军,但是边塞土地贫瘠,百姓困顿,平时吃的都没有又怎么能凑出来十万缗的财物呢。
  但是石敬瑭不管这个,还是下令狠命的搜刮,能压榨多少是多少,最终还是没有凑够十万缗,当地的节度使也没办法,只好能搜到多少上缴多少。但是这一下却害死了不少的贫苦老百姓,逼死了不少人。
  石敬瑭平生有个忌讳,就是最讨厌有人骂他不知廉耻,骂他以大国事蛮夷。所以只要是不管是明着说的,或者隐晦的表示以及讽刺的大臣全部都要被免职或者降职处分。至于在外面的节度使,他不敢动,但是他还是很记仇的,只要有机会也会一个个收拾掉。
  不过只要是有人和他一道支持屈节侍奉契丹,也就大家赞赏,该升官的升官,该奖赏的奖赏。
  再说说他在民生这一块吧,多多少少还是做出点成绩的,其实他的这一点应该分成两段,在他当皇帝前和当皇帝后是截然不同的,他没当皇帝前广受好评,这一点我们在上面也说过了,他当了皇帝后,因为他的卖国举动还有无耻行为,对他的评价就开始有分歧了。
  虽然他的这个皇帝当的憋屈,他偶尔对于百姓还是不错的,举了例子,逢年过节或者到了春节的时候,就会下令弄一些粮食或者薪炭之类的送出去,给那些贫困的老百姓们让他们过一个比较温暖的冬天,但是这样的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还有不少的官员,也这样干,大家可以类比。
  除了这一点,对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还免除他任意一个儿子的徭役,这也算是比较得人心的一个政策。
  从这上面来看,基本上石敬瑭看起来还不错,而且当时他的赋税啥的也不算是特别的重,但是他每年交给契丹的财富这么大,他哪来的呢?
  他不做剥削压榨百姓的罪人,是因为有人帮他做了。这群人就是藩镇,石敬瑭拼命的拉拢藩镇和属国不仅仅为了巩固统治和增强实力,更多的为了要他们的供奉。
  这些藩镇每年都要给石敬瑭上供,要交不少的东西,这也是石敬瑭国库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虽然这些藩镇对于石敬瑭很多人都是十分的不屑,不过谁让石敬瑭的拳头大呢,而且还有一个拳头更大的干爹(那时候就开始拼干爹了嘛!)。所以地方藩镇也就是散财消灾,相当于交保护费了。
  石敬瑭为了凑钱,对于地方藩镇的横征暴敛基本上采取的事放任自流的态度,上面我们也说了,这是一个贪官的时代,那就是因为朝廷根本不管,只要是能搞到钱,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点在后面还会详细说一个例子)。
  说了这么多,我们在了解一下石敬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说石敬瑭是多个矛盾的复合体。
  他既高贵又卑贱、既凶残又软弱、即自私又阔达的人物。有时候可能他自己也觉得他自己挺矛盾的。
  他表面上装的十分宽宏大量,于是范延光投降之后,他并没有杀死他,而且还有投降他的地方藩镇,以及在他没有当皇帝前得罪过他的藩镇们,这些人他都原谅了,但是实际上他心里一点也没有忘记过这些人。
  石敬瑭本身就是一个心胸十分狭隘的人物,这一点也是有公论的,据说有一次他进京面见李从珂,路上一个大将瞧不起他,没有跟他打招呼就跑了过去,石敬瑭竟然觉得这家伙严重的伤害了他的骄傲,践踏了他的自尊,于是就在李从珂的身边说那个大将的坏话,最终这个大将被降职。
  就连在路上碰见,不打招呼,石敬瑭就能说人家坏话,让对方丢了官职,这样的人不管怎么说也不能和心胸豁达扯不上关系,他之所以在当了皇帝之后他的那种宽宏大量很有可能就是装出来的,毕竟他要拿出一个宽容的态度和姿态来收买人心。
  说他既高贵又卑贱,就是他对于契丹那说的上一句恬不知耻,但是对于他的臣子们,特别是那些文臣们,他一个皇帝的威严又表现得淋淋尽致。生杀取夺全部操与一手,对于那些敢于造反的武将节度们,也是毫不手软。
  当然还有人说他对于契丹很软弱,对于他的臣民就是十分的凶残,狠命的搜刮财务送给契丹,严酷镇压人民和藩镇的反抗,其实这样说虽然说不上错,但是也稍微过分了点。
  还有一点,就是一般认为石敬瑭比较简朴,这一点属于生活作风,但是实际上这也是不太准确的,石敬瑭作为皇帝,他还是要享受的,在他没有当皇帝的时候,生活的确是十分的简朴,这一点毫无疑问,也是公认的。
  他在当皇帝的前期也是不错的,但是他的皇帝当了七年,这一点在五代皇帝走马观灯换的时代,还算是不错的,他前期很简朴,但是到了后期,也开始享受,只是没有沉迷其中而已,这一点比李存勖要好的很多。
  他经常在宫中和这些大臣们一起喝酒,演奏盛大的音乐,可能有人会觉得,作为皇帝搞一些娱乐身心的东西,不算啥,皇帝也需要业余生活。
  但是他搞这东西搞得比较频繁,而且还是比较盛大的,据说还有地方官包括朝臣都曾经进献舞曲音乐,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投之”。要是石敬瑭对于这些东西不重视,不关注,会有这些多的大臣搞这些音乐吗?所以石敬瑭在这一点上或许并不像一般史书上说的那么简朴,但是还是比大部分的皇帝要好一点的。
  总的来说石敬瑭,他肯定是过大于功,他的功劳就是让中原的大部分百姓过上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而已,其他的什么功绩我也真的想不出来了,可以说他文治尚可,武功没有,主要以守成而后平叛为主。
  他割让幽云十六州危害之大,遗祸百年,甚至有人说中华民族传承中断,就应该从石敬瑭算起,石敬瑭是影响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罪魁祸首。
  这个帽子带的有点大,但是他割让幽云十六州之后使得中原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无险可守,只能任其欺凌,给中原和中原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被人骂上几句也算的上一句罪有应得。
  他在位七年,到了后期,也就是安重荣造反之后的第二年,因为北方边疆部落的依附
  问题,他和契丹发生了一点矛盾,面对契丹的责问还有不断的藩镇叛变,让石敬瑭十分没有安全感,在忧虑中病情加重,最终不治而亡。
  据说石敬瑭在重病期间回想自己的一生,他也算是说了一句公道话:“当初我要是不联合契丹而是靠我的实力夺取天下,就算是不能成为文治武功名留青史的开明之主,但是也能成为安民保境的仁和之主。”
  这句话算是表现出了他的一点后悔,但是还是那句话,历史无法假设,一切都已经成了事实,石敬瑭也已经被永远的冠上了“儿皇帝”的称号,他的耻辱再也又没人,也不会有人帮他洗刷掉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