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第49章
  过了几日,萧从简就又给皇帝推荐了几个人,都是有名的工匠。李谕立刻让他们加入火铳研发组。
  对技术型人才,李谕是来者不拒。他特别欣赏技术型人才。不管朝中时局怎么变化,发展技术总是没错的。因为技术就是生产力。他是没指望看到现代化工业化了,但是尽量提高科技水平,总是没错的。不期望造福千秋万代,至少能造福几代人也好。
  现在的大盛当然是全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而且出乎李谕预料的,古代皇朝官方对科技还是很支持的,尤其是在天文星象方面,因为关系历法和农时。
  而且大盛官方也设有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叫做明察观。不过明察观还担有藏书和搜集的工作,里面分文文,史,医,算等几大科。
  李谕给明察观改了个名字叫明察院。里面最高级别的科研人员就叫做“院士”。又给他们增加了预算,尤其是算学,要地方多选些算学方面的人才送来。
  这些举动花费并不算多——相较大造宫苑寺庙,给一个科研机构增加的预算算不得多少钱。
  而且这也不涉及核心的治政,朝中没有理由阻止皇帝做这些事。
  夏季消暑时候经筵暂停了,皇帝有暑假。皇子们却没有,两个皇子每天还是得学习一会儿。小公主小一些,先由身边的女官教着。李谕时不时会检查两个皇子的功课。
  不过他检查功课都不会批评,而是鼓励为主,孩子才幼儿园的年纪,功课能做出来他就觉得很了不起了。
  这天李谕又逛去两个皇子的书房。老师正在教两小儿抄诗经。
  一见皇帝来了,老师立刻行礼。皇子现在的老师都是进士出身,丞相精挑细选推荐过来的。如今给皇子上课,就是将来的好资历。这个老师也是,叫做徐慨言,年纪不到四十岁,一看就知道是个端正的人。
  李谕让他们接着上课,自己坐在一边,一边听着,一边拿纸笔也抄了老师正在讲的诗。等孩子们课上完了,李谕就叫他们过来,一手搂着一个,教他们把老师刚才教的诗念了一遍。
  两个孩子一起磕磕巴巴背了下来,童声朗朗,听得人就有精神。
  李谕就微笑着问徐老师:“如何?两个孩子聪明吧!”
  他只是晒孩子炫耀来着。
  然而老师扫了他的兴。
  徐慨言回答:“大皇子更胜一筹。”
  李谕轻描淡写带过去:“哥哥比弟弟大一些嘛,自然懂事些,对不对?”这句对不对,他是冲二皇子说的。
  徐慨言很耿直,坚持要搭皇帝的话,道:“并不是年龄原因。大皇子敏而好学,比二皇子强许多。”
  李谕的笑容就有些僵硬,慢慢消失了。
  徐慨言似乎一点没接受到皇帝不悦的信号,依然接着把话说下去,全是夸赞大皇子的话,顺便暗贬二皇子。
  阿九还小,只是被老师表扬了就高兴,一双大眼睛看着李谕,等着看父皇高兴的脸色。
  瑞儿就无精打采地垂着头,他本来好动,这时候也不动了,仿佛在发呆。
  李谕站起来,打断了徐慨言的话:“好了,够了。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徐慨言欲言又止,不过还是退了下去。
  小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还很懵懂,不知道这其中具体的原因,但能分明感觉到父皇生气了。他们不敢说话了。
  父皇生气了,似乎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只要一调皮,宫中的嬷嬷就会说:“你再这样,你父皇可要生气了!”
  母后也低低地哭泣过:“你这样,被你父皇看见了生气怎么办!”
  所有人都害怕父皇生气。
  这会儿他们都老老实实站着,不敢乱动。
  李谕低头看看两个孩子,只温和问:“今天学的诗,你们记住了吗?”
  阿九点头称是,瑞儿也说记住了。
  李谕一手牵着他们一个:“好,我们再一起背一遍好不好?”
  阿九先开了口:“二子……”瑞儿这才像被提醒了立刻接上:“二子……”
  李谕加入了他们童稚的声音。
  “二子称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这是一首优美而悲伤的小诗,讲一对为彼此牺牲了生命的王子兄弟。他们无常的命运,都是因一个不称职的父王而起。
  诗背完了,李谕不确定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否完全理解了诗中的哀伤。但是他懂,他完全懂。他们都说皇帝背负着万民的命运,但他目之所及,并不能看到所有人。
  然而至少眼前的两个孩子,他看得见。他不能辜负他们。
  至少此刻不能。
  “好啦,阿九背得好,瑞儿也背得好。好了,去玩吧!父皇带你们去吃冰酪!”
  阿九和瑞儿都欢呼起来,他们转瞬就把刚才小小的不快抛到了脑后。
  小孩子不计较,并不代表大人不计较。
  皇子书房中的小事很快就被冯皇后知道了。徐慨言夸赞大皇子比二皇子更聪明,更好学,反惹了皇帝不快,将徐慨言斥退。
  冯皇后又生气又难过。宫人奉上晚食,她都吃不下,只饮了两口冷汤。她握着瓷勺,泪水就滑了下来。她并不是对皇帝生气,更不是对老师生气。她是在生自己的气。若是她能让皇帝爱她一些,宠她一些,更在乎她一些,也许皇帝早就立阿九为太子了。
  冯皇后擦了擦眼泪,摆手让宫人将桌子撤了。
  她愁绪难解,携了几个心腹女官去花园中散散步。
  “你们说,陛下是不是真的更偏爱瑞儿了?”她淡淡地,低声问。
  女官都安慰她,说大皇子更聪明高贵,皇帝没有道理偏爱二皇子。冯皇后道:“感情这事情,没道理可讲。譬如我当年,在家中姐妹里不算最漂亮最聪明的那个,老太太就是偏心我,做主意将我嫁给了陛下。也许陛下就是不爱强的那个,就是怜惜弱的那个呢?”
  女官听了只觉得皇后已经钻牛角尖了,只能细细分析说:“皇后稍安。立储君乃立国本,百官寄望。如此大事,若陛下仅仅因为一点怜弱之心就动摇正统,朝中定会哗然。”
  皇后默然不语。虽然这两年皇帝行动并没有出格之处,但她总难以相信皇帝平静的外表下真的是那么安稳。她总觉得那个曾经狂放的汝阳王并没有真正消失,他只是将他藏起来了。若是皇帝铁了心要立德妃的儿子,甚至铁了心要废她。朝中又能如何?
  但这话太丧气,她已经渐渐清醒过来,不能在女官面前显得太软弱,太不中用。
  “现在该如何?”冯皇后问女官。
  众人都是建议冯皇后不要慌乱,要沉住气。至于下一步,有人提了个建议——
  “皇后不妨趁此机会,直接请求陛下立大皇子为太子。”
  其实之前女官们就在劝她,直接向皇帝提要求。但她总认为没到时机。时机不对;皇帝看起来还没有立太子的意思;大家都认为大皇子早晚会是太子,太理所当然的事情,朝中一直很平静。
  但到了今天她知道了,这些都不过是她自己找的借口罢了,真正的理由只是她害怕而已。
  她在花园里走了很久,走到夏天时候的晚霞都落尽。草木被暑气蒸出的浓郁香味沾染着她的衣裙,汗水染湿了发鬓,有几缕头发微微散落下来。
  “好吧,”她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吧!我会和他好好说说。”
  跟随在她身后的女官们都松了口气。
  冯皇后又抬起头来,看头顶的月亮:“你们说,丞相知道这件事吗?”
  丞相差不多和皇后同时知道这件事情的。这本不就是什么秘密,不消几日,大家都会知道。丞相特意将徐慨言召来,问了问情况。
  徐慨言是萧从简首肯,推荐给皇帝的。若是出了事情,萧从简也是要负责的。
  “你平时的机灵劲呢?”萧从简一边找些卷宗,一边和徐慨言谈话。
  徐慨言道:“下官只是说了实话,直抒胸臆。”
  萧从简正在为南边的事情头疼,徐慨言这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更是叫他头大。这朝中谁谁全是人精,没有哪个是真老实人。哪句话从嘴里出来都是有自己的目的。萧从简知道,徐慨言知道,皇帝也知道,所以才会那么生气。
  徐慨言是坚持认为皇帝应该立大皇子为太子,而且早立早好。
  萧从简看出来了,徐慨言干这事情是下了决心的,赌官运也好,是真无惧也好,总之他干出来了。
  “这两日,你就先回京去。之后再行安排。”萧从简简明扼要下了决断。
  徐慨言没吭声,他已有所料,行了礼就退下了。
  第50章
  李谕知道徐慨言被停职已经是第二天了,他没问萧从简为什么,默认了萧从简的做法。他不想再提这件事。
  在南方边境的兵力已经增至两万五千。乌南国不知道大盛布置了多少兵力,只觉得数量庞大,乌南上下都人心惶惶。现金的乌南国王是杨氏王朝的第八位国王,现在才十岁,朝政由几个大臣和宦官把持,朝中是一盘散沙,都在忐忑观望,光是为了要不要征兵对峙,乌南朝中就吵成了一锅粥。
  只是还没有开战,并不意味着大盛军队就没有损伤——南方气候潮湿闷热,蚊虫多,瘴气重,几个驻扎位置不好的营队病倒了大批人。一共已经有几百号人染病了。
  若是持续下去,仗还没打,疫病就使士气低迷了。
  萧从简要立刻解决这件事情。朝中派医送药,补充大量补给,要求当地驻军重新部署营地,严格控制疫情;他又另委托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将与当地刺史一起亲去劳军,鼓舞军心。
  李谕觉得萧从简一切都做得那么妥当,看他处理政务,简直是一种享受。
  萧从简的一切决定,他都赞赏。
  冯家在这时候也表现出了格外的热情——又捐助了几百匹马匹和物资。南方边境地形复杂,运输物资全靠马匹。
  这件事情萧从简特意在皇帝面前提了一句,李谕没什么反应。
  李谕心里有小小的嘀咕,冯家所图是什么,丞相难道看不出来吗。不过丞相就这种人,当初汝阳王不肯捐赠军资,就被丞相削了,从云州改封淡州(就事论事,他并没有记仇)。现在冯家如此大方,丞相肯赞一句,也是正常的。
  皇帝对冯家表现的冷淡,对徐慨言的斥退,在京中朝中且不论如何,在后宫引发的就是一波不小的波动。
  皇后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就准备了起来。她开始在行宫中举办一场赏荷宴。盛夏时候,行宫的知鱼亭周围十亩荷花开得正好,荷叶田田,一望无际。
  只是南边正在准备用兵,后宫却大肆铺张游乐也不好,传出去对皇后的声名不利。好在皇后身边的女官得力,想了个办法——办酒宴的银子,皇后自己掏了。只不过前来参加酒宴的人都得捐一百两银子,所获银两全部用来嘉奖军士。参加酒宴的人数是固定的,账目清楚,无可指摘。
  李谕乍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与现代的慈善晚宴无异。再说皇后也不缺钱,不至于用这种手段来弄钱。
  因此冯皇后请皇帝赏光驾临酒宴时候,他答应了。
  到了赏荷宴那天,宫中一早就布置好了游船和酒席。因为游玩人数众多,因此整个园子,只要是阴凉处,到处都布置了酒食。还有钓鱼,木兰船,秋千,各种玩意供大家玩乐。
  近两百名宫眷,诰命一齐游园,走到哪里都是欢声笑语。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笑出来。
  德妃就笑不出来。她穿了一身簇新的藕色纱裙,淡点唇色,贴了荷花纹样的花子在脸上,夏天时兴的装扮,颇有几分娇媚。然而她周围没有什么人,少有诰命来向她问安搭话。人都围绕在皇后身边。
  她身后跟随的宫女都不敢尽兴游玩。因此在一众游园妇人中,她这一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一般。
  德妃身边的嬷嬷劝过她,不要接皇后的招,出个一百两银子的份子,然后推辞身体不适,不要参加游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