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众人走后,邓绥感到后殿一下子变得清冷安静起来,但她的心情始终愉悦。
  皇太后日理万机,为了腾出时间和家人们叙旧,邓绥昨日熬夜提前处理了一部分奏章,今天晚上又批改奏章到深夜。
  人逢喜事精神爽,次日邓绥依然感到精神奕奕。
  邓骘回来的第三日,就遇到大朝会。天还未亮,在温暖的被褥中睡觉的刘隆就被江平叫醒,起身洗脸更衣。
  “你为什么能起来这么早?”刘隆迷迷糊糊地看着一脸精神的江平。
  江平拿着温热的布巾正要为刘隆擦脸,刘隆接过来:“我自己擦。”
  刘隆将热乎乎的布巾呼到脸上,舒服地连脸上的毛孔都舒展开了,喟
  叹一声:“醒了。”
  江平看着刘隆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道:“外面看着天黑,但其实已经不早了。圣上,要吃些什么?还是羊奶和蛋羹?”
  刘隆想了想,邓氏兄弟身为列侯一定会参加今日的大朝会,想必大朝会比往常要长一些。
  “来半盏牛奶,一碗蛋羹,和一张胡饼。”刘隆现在长身体,食量比以前大了不少,这仅仅是垫垫肚子,等下了朝才开始吃正式的早饭。
  刘隆吃完,出殿门正好与邓绥汇合。外面一片漆黑,北风冷冽,火把被吹得摇摇欲灭。
  一行人来到德阳殿,刘隆和邓绥坐定,大臣们行完礼就坐在自己的席子上。
  德阳殿的大门开着,外面的冷风在殿内回荡。
  邓骘兄弟来了,他们现在身上没有官职,按照爵位和列侯们坐到一起。
  邓氏的回归让朝臣心不在焉,他们眼睛余光频频朝几人看去。列侯的位置靠前,邓骘几人身后的大臣几乎把他们的后背盯了个洞。
  邓骘几人极为不自在,没想到更不自在地还在后头,皇太后竟然当场诏令邓骘辅政,官职如故。
  大朝会一片哗然,刘隆神色平静,这早在预料之中。母后既然知道兄弟们的担忧,怎么不会为兄弟们着想呢?
  邓骘心中震惊,下意识地跪地叩头求皇太后收回诏令。
  “陛下,下臣才浅德薄,不堪任命,如今朝堂人才济济,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请陛下收回成命。”
  邓绥的诏令将邓骘打个措施不及,他脸色发白,叩头不止,唯恐妹妹执意让他当大将军。
  邓骘生性谨慎,经常以窦宪自省。如果他再次担任大将军,恐怕在朝野眼里,他和邓氏就变成窦宪和窦氏了!
  邓绥见大兄避之不及诚惶诚恐的样子,顿了一下仿佛在权衡,良久,才缓缓说道:“既然上蔡侯诚心推让,朕若执意下诏,岂不是强人所难?”
  “起来吧,上蔡侯。”邓绥淡淡的声音在邓骘耳边响起。邓骘现在精神恍惚,心中涌出一阵后悔,暗骂自己。
  邓骘不后悔推辞高官厚禄,但后悔鲁莽地拂了妹妹的好意。此时若妹妹再提什么要求,他恐怕会不假思索地答应。
  “下臣遵命。”邓骘缓缓起身。
  “朕命上蔡侯为奉朝请,位在三公之下,特进、列侯之上。上蔡侯不可再推辞了。”邓绥不容拒绝道。
  奉朝请本是大汉对诸侯宗室大臣外戚等人的一种优待资格,允许他们定期上朝,参预政事。
  奉朝请本没有品秩,因此才需要邓绥以命令的形式让邓骘的品级提到三公之下。
  这也正是邓绥的高明之处,品级以命令的形式规定了,奉朝请本来就含有参预朝政的资格。
  邓骘虽然没有官复旧职,但其实也与官复旧职差不多了。
  刘隆不得不为母后的这个操作称赞。邓骘的职位处理好了,邓悝邓弘邓阊几人就更加好操作了,想必很快都能升到之前的位置。
  大朝会散去,刘隆继续回去上课。
  出了德阳殿,邓骘被冷风一吹,陡然明白过来,不禁苦笑一声。他这个妹妹真是比自己强十倍百倍。
  刘隆在学堂得知他们这些学生又多一位师傅,专研欧阳《尚书》的邓弘。
  骑射课上,也出现了邓悝的身影。邓悝果然过来亲手教导皇帝,刘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他发现一些骑射师傅对自己要求极低,无论做什么都能迎来一阵赞叹,哪怕他射脱了靶,骑射师傅都夸说他天赋绝顶世所罕见。
  不过,邓悝却不一样。他教导皇帝一丝不苟,对于皇帝的错误也能一一指正。
  至于皇帝射脱靶,他还能指出刘隆的错误并建议他加练,这让刘隆十分满意。
  老刘家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他祖父他爹都英年早逝,刘隆决定锻炼好身体,争取长命百岁。
  在邓悝的辅助上,刘隆练得满头大汗畅快淋漓,喘着气对邓悝说:“这才是真正的锻炼,果然还是三舅父靠谱。”
  邓悝见皇帝被他严格训练,不仅没有抱怨喊累,反而称赞他,高兴道:“以后我每天来教圣上骑射。”
  刘隆满口答应,又悄悄问邓悝:“母后答应让大舅父和三舅父留居宫中了吗?”
  邓悝摇摇头,刘隆惊讶:“母后为什么不让啊?”
  邓悝忙解释道:“陛下还没说。”
  刘隆“哦”了一声,道:“我回去和母后说,三舅父
  以后教我骑射,如之前一样留在宫中才好呢。”
  邓悝连忙推辞:“圣上不可,陛下自有主意,我等听命即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