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燃烧的海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光速

第二百六十八章 光速

  实验开始后,最初十分钟获得的数据与重力场力学公式完全吻合。
  陆雯没有让科研人员庆祝,因为她注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反重力场推进系统消耗的电能仅为预计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反重力场推进系统没有达到最大屏蔽状态,测得的实验数据与重力场力学公式并没有完全吻合,而计算机给出的分析结果也一样,重力场力学公式存在较大的误差。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深空”号的飞行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一千公里。
  继续实验,还是推倒重来。
  显然,这不是一次可以推倒重来的实验。在这六百秒内,“深空”已经飞行了五十万公里以上,即与地球的距离,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了,而且速度已经突破了第三宇宙速度。要让这艘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显然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还不如继续实验下去。
  结果就是,陆雯没有插手,而是让科研人员继续加大反重力场推进系统的屏蔽状态。
  接下来十分钟内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
  二十二点三十二分,各个观测站测到的“深空”的速度都已超过每秒三千公里,也就是相当于光速的百分之一,而这已经是广义相对论基础之下,“深空”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飞行速度了。问题是,当时“深空”号发回来的数据表明,聚变反应堆输出的功率只有额定最大功率的百分之二十五。
  两分钟后,“深空”的速度突破了每秒一万公里,即光速的三十分之一。此时,聚变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为七百五十兆瓦,即额定最大功率的百分之五十,而这已经证明广义相对论不适用于重力场领域。
  三十七分,“深空”的速度达到了每秒三万公里,即光速的十分之一。
  到此,人类已经稳稳的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要知道,基于广义相对论的任何物理手段都只能把宇宙飞船加速的光速的十分之一。事实上,如果采用传统手段,需要耗费的资源绝对超过了人类的极限。比较可靠的办法,就是用核弹为宇宙飞船加速,即在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内,用排成直线的核弹头,依次在被加速的宇宙飞船后方引爆,通过光压与高速粒子推动宇宙飞船,让宇宙飞船加速。如果用百万吨级核弹头的话,需要以每隔十万公里安放一棵的方式,一直从地球排到木星的轨道面上,也就是大约一百万颗,才能够把一艘质量不超过一百公斤的宇宙飞船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如此浩大的工程,肯定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无法实现的。
  显然,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或者说可以用于重力场,那么“深空”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凭借一座输出功率只有七百五十兆瓦的聚变反应堆,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该实验已经把广义相对论证伪了。
  只是,实验还没结束。
  观测到的各项数据、以及从“深空”号上发回来的数据表明,“深空”的加速度没有减小,反而在逐渐提高。
  二十二点四十分,“深空”号突然消失了!
  几乎所有观测站都在同一时间发来消息,再也没有观测到“深空”号,或者说这艘宇宙飞船突然就从太空中消失了。更重要的是,从“深空”号上发回来的数据,也在这一刻突然中断。
  在所有科研人员都不知所措的时候,陆雯却笑了起来,似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
  “深空”号不是消失了,而是再也无法被人类的现有手段观察到了。
  原因很简单,“深空”号在二十二点四十分达到了光速,因此观测站再也无法获得宇宙飞船反射的电磁信号,正是如此,“深空”号上发出的无线电波也永远不可能到达地球,因为这些电磁波,将永远在“深空”号的后面,而无法摆脱“深空”号,等同于与宇宙飞船一同远离地球。
  当然,后来有了更加先进的观测手段。
  事实上,观测以反重力场技术推进的、以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有一个非常简单而且有效的办法,即观测宇宙飞船航线上的重力场波动,由此就可以确定宇宙飞船的速度是非达到了光速。
  想出这个办法,而且将其实现的正是陆雯。
  仅仅一个月之后,陆雯就与其他科学家,制造出了第一台“重力场计量仪”,并且使其开始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月后发生的事情,远比七月十五日发生的事情重要。
  只是不可否认,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人类终于在直立行走数百万年之后,在文明出现数千年之后,摆脱了蒙昧时代,进入了宇宙时代。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一天到底有多么重要。
  准确的说,是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到底有多么重要。
  也许,只有陆雯意识到了。
  事实上,牧浩洋也意识到了,因为直觉告诉他,“深空”号实验所取得的成功,已经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当然,重力场力学公式是错的,或者说不够完善。
  几天之后,陆雯把一份至关重要的实验评估报告交到了牧浩洋手里,再由牧浩洋转交给了黄瀚林与杜小蕾。
  在这份报告中,陆雯对“深空”号实验做了全面分析。
  首先可以肯定,“深空”号在二十二点四十分达到光速,因此再也无法观测到,也无法与之联系。因为“深空”号只是一艘实验性质的宇宙飞船,没有减速控制软件,所以在理论上将一直以光速飞下去(当时,陆雯甚至提到“深空”号将超越光速,因为在其达到光速的时候,聚变反应堆的速度功率还没有达到一千五百兆瓦,而反应堆的控制系统将使其达到一千五百兆瓦,只是随后得出的理论证明,突破光速绝对不是达到光速那么简单的),直到撞上某个天体。
  说得直接一点,“深空”号已经迷失在浩淼的宇宙里了。
  其次,通过反重力场推进技术,把物体加速到光速,并不会破坏物体的内部结构,因为“深空”号没有在加速的过程中解体,如果按照经典物理学理论,巨大的加速度所产生的内部应力已经使其解体了。
  当然,陆雯并不知道具体原因。
  直到完整的重力场力学公式出现之后,物理学家才知道,反重力场推进系统,实际上是让加速的力作用到基本粒子上,其作用方式与其他任何力都不一样,因此在加速物体的时候不会对物体产生破坏效果。
  当然,这一发现表明,人类也能被完整的加速到光速。
  第三,“深空”号是可以减速的,只是在实验中没有这么做,而且减速很简单,只需要改变重力场的屏蔽方向,就能利用重力场使飞船减速,而且作用过程与加速一样,不会对物体结构产生破坏。
  显然,这就表明,可以发射一艘宇宙飞船去附近的恒星系,在到达后减速,完成探索任务后再返回太阳系。加上第二个发现,这艘宇宙飞船就能搭载宇航员,而且去最近的恒星系往返一趟只需要八年。
  最后,必须开发一种能够探测到光速运动物体的技术。
  事实上,这才是陆雯递交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即为她主导的“重力场探测工程”获取拨款。
  在向牧浩洋递交报告的时候,陆雯非常隐讳的提到了一个问题。
  因为缺乏对光速运动物体的有效探测手段,所以无法肯定,是否有高级文明一直在监视地球上的人类。
  要知道,进行跨星系探险活动,基础很有可能就是反重力场基础。
  当时,陆雯没有说得很明白。
  只是,牧浩洋考虑得很周到,所以在向黄瀚林汇报的时候,牧浩洋提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如果有更加高级的文明在监视地球上的人类,那么这个已经掌握了宇航技术的文明,很有可能就不会对处于蒙昧阶段的人类进行干预,也不会介入文明发展进程,只会在一旁悄悄的观察,直到确定人类文明已经迈过了最基本的门槛,才会出面干预,也才会对人类文明产生影响。
  在这个时候,牧浩洋首次提出了“蒙昧阶段”。
  如果牧浩洋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人类文明在迈过门槛之后,很有可能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被更高级的文明接纳,成为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另外就是被更高级的文明扼杀掉。
  显然,作为军人,牧浩洋肯定认为出现后一种结局的可能性大得多。
  要知道,人类文明内部都有如此多的矛盾,两个文明之间肯定有很多矛盾,也就很难做到和平共处。那些更高级的文明没有在此之前向人类文明下手,就像一个成年人不会去灭掉一窝蚂蚁一样,认为人类文明根本没有对其构成威胁,而通过观察人类文明,反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所幸的是,作为政治家,黄瀚林与杜小蕾也是现实主义者。
  结果就是,陆雯的拨款请求得到批准,而且拨款超过了陆雯的需要,陆雯的相关研究立即成为了国家头号大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