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奇幻玄幻>攻略极品> 第267章 第十四个极品(十五)

第267章 第十四个极品(十五)

  当所有人的情况都差不多,有个人略略凸出一点的时候,大家都不会觉得异常。
  但当这个人“凸出”的不知一星半点,众人就会受到压力了。
  像周二勇这样,孝顺得都快能入选十大孝子,他周围的人,不管是朋友、同事还是邻居,只要跟他有关系的人,都不会乐见他的“孝顺”。
  因为周二勇的孝,会映衬得他们“不孝”。
  明明他们才是正常人,周二勇是个特例,可一旦有什么事,别人(比如偏心的父母),就会按照这个特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一想到自己可能会被连累,原本还存着看热闹的心思来八卦的工人们,也开始掺杂私货的传起了闲话。
  去邮局汇完钱的梁老太,此刻还不知道,她已经成为这一片所有三四十岁中年妇女的公敌。
  不过,梁老太很快就察觉到了。
  每当她吃完饭,抱着孙子来街口跟人闲聊,刚说一句“儿媳妇不孝顺”的话,便会有人不客气的回怼一句——
  “哎哟,人家徐春妮都带着孩子躲出去了,这还叫不孝顺?”
  “就是啊,听说过去十多年,您老人家一直捏着周二勇和徐春妮的工资呢。啧啧,我还真没听说过,哪家分了家的父母,还能攥着儿子的工资。”自家婆婆,就没少拿徐春妮跟自己对比,话里有话的也想学梁老太!
  “可不是嘛,拿儿子的工资也就算了,居然连儿媳妇的都不放过。要我说啊,您老还真是命好,竟摊上了这么听话的儿媳妇。”换做是我,看不把你赶回老家?!
  “周家婶子,听说您是来给儿子儿媳妇看孩子的?真不容易啊,连最小的孙女都能上育红班了,您老也能功成身退了吧。”赶紧滚回来家,你走了,我婆婆也就不会乱攀比了。
  梁老太听了一耳朵的话,当时没明白过来是个什么意思,回到家,细细一琢磨,才回过味儿来。
  “呸,一群爱管闲事、爱嚼舌头的臭娘们!”
  她就是喜欢留在城里怎么了?
  她儿子孝顺,别人就是眼红得要死,也没办法!
  接连出去被怼了几回,梁老太就不乐意出门了。
  索性关上门,一门心思的照看小孙子。
  她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流言愈发的不堪。
  传着传着,竟成了周家老大不孝顺,得了老人的财产,却不肯赡养老人。
  还仗着自己身体弱,公然欺负弟弟,不但把老娘丢给弟弟养,还把自己的儿子送了过去。
  更让梁老太想不到的是,这些流言,不知怎的,竟传回了老家。
  周大力确实有些小心思,他体弱是真,但常年不能吃粗粮就未必了。
  小时候因为“生病”尝到了甜头,还得到了父母无原则的宠溺和娇惯,他便开始经营起“天生体弱”的人设。
  不能吃粗粮,吃了就胃疼,拉不出屎,难受得满炕打滚儿。
  不能干体力活,前脚下地,后脚就能晕在田埂上。
  不能受气,听了两句闲言碎语,就能病上一回。
  时间久了,明明是贫农出身的周大力,硬是被家里养成了“娇少爷”。
  在父母的偏心下,他更是轻轻松松住好房子、娶媳妇,连儿子都不用自己养,月月还有钱拿。
  周家父母这般偏心,若是换做其他人家,早就闹出事端,就是那个被偏心的孩子,也会被人指指点点。
  可村子里却没人说周大力的闲话,反而觉得他可怜:唉,身体不好,他也是没办法啊。
  周大力一直辛苦维持着自己的人设,并为自己的精明而沾沾自喜。
  忽然有一天,周大力发现,村民们看他的眼神忽然不对了。
  随后他细细一打听,才知道是自己的亲妈在城里惹了祸。
  唉,这个老太太,怎么这么糊涂?
  你说你偏心就偏心吧,干嘛闹得人尽皆知?!还差点儿打死亲孙女?
  现在好了,不但自己的名声烂了,还连累到自己。
  这个年代的人最注重名声。
  而且在农村里,更加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稍有什么不对,就怕别人笑话。
  再一个,周大力的大儿子快十五了,眼瞅着就要相看对象,万一这个时候传出他不孝、不养亲妈、算计亲弟弟的话,那还有什么好人家愿意跟他结亲?!
  不行,不能让老太太再在城里待下去了。至少要躲过这阵风头!
  经过一夜的思来想去,周大力做出了决定,他急忙跑去镇子上给梁老太拍了电报。
  “家有急事,盼母速归!”
  邮递员拿着电报,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给梁老太听,还热心的帮忙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家里出了急事,希望你赶紧回去。”
  “啊?家里出了急事?”
  梁老太顿时慌了,偏偏电报就这么几个字,根本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越是不知道,越是会胡思乱想。
  梁老太甚至开始脑补:老大又犯病了,家里没钱,老大疼得满地打滚儿,儿媳妇、孙子们都乱成一团……
  不行,不行,她得快点回去!
  梁老太摇摇晃晃的回到北屋,望着空落落的屋子,站了好一会儿,然后就开始翻箱倒柜——老大可能出事了,需要钱!
  找了半天,家里除了些被子、破衣裳,根本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而安妮给她的那三十块钱,她收到的当天,就给老大汇了8块,给老三汇了5块。
  然后又买了粮食、鸡蛋,还有小孙子喜欢吃的长寿糕。
  现在手里满打满算也就只剩下七块三毛钱。
  回老家,路上还要花钱。这样到了家,她手里也就只有六块多钱了。
  这点儿钱,根本不够看病的啊。
  梁老太赶忙跑去找安妮,不能预支工资,也跟同事借不到钱,那就把徐春妮手里的钱要过来。
  一百八十块钱,就算徐春妮花了一些,手里应该也有一百五十块。
  这些钱,应该差不多了。
  “二勇啊,你哥给我发电报,说是家里出事了。呜呜,你也知道,你哥身子骨不好,三不五时的就要病一场。”
  “我进城十多年,他病了也从不跟我说,这次却忽然发了电报,我怕他出了大事啊。”
  “你们兄弟从小就感情好,现在他出事了,你可不能不管他啊。”
  安妮见老太太急得都哭了,赶忙劝道:“妈,电报上也没说是哥病了啊。也可能是别的事。对了,前些日子大哥不是说,他和大嫂在给大侄子相看人家,兴许是这件事定了呢。”
  周大力有没有出事,安妮比周老太清楚,因为那些流言,就是她想办法传回老家的。
  而周大力,也正如安妮预计的那般,受不了村里人的指点,想先把梁老太弄回去。
  可周大力精明惯了,哪怕再希望亲妈快点回家,也不会自己过来接,而是拍个电报让梁老太自己回去——来回就是两三天,耽误工分不说,路费不要钱呐。
  梁老太是被自己的脑补给吓倒了,这会儿听安妮这么一分析,也渐渐镇定下来。
  是啊,如果真是老大病了,发电报应该也是发“力病,母速归”,若不是含糊的说什么“有急事”。
  难道真是大孙子的亲事定了?
  梁老太越想越觉得安妮的话有道理,一想到自己要娶孙媳妇了,梁老太转忧为喜。
  不过,她“忧”是不“忧”了,但钱还是要跟安妮要的。
  开玩笑,农村相看亲家,不得花钱啊。
  亲事定了,彩礼、收拾屋子、办酒席……哪样都离不了钱?!
  梁老太又跟安妮商量,“你大哥身子不好,只能跟女人们一起干些轻省的活,工分少,到了年底,不欠生产大队就不错了,根本就挣不到几个钱。”
  “你大侄子结婚,是咱们老周家的大事,你这个做叔叔的,好歹也要表示表示啊。”
  安妮苦笑,“妈,如果真是喜事,我肯定要有所表示。不过,一来现在也不确定,二来我手头上实在没钱——”
  “那就让徐春妮把钱交出来,将近二百块钱里,她拿着也不怕烫手!”梁老太没好气的说道。
  “妈,春妮手上也没多少钱了。她娘家住不开,实在没办法,她就带着孩子租了个房子,”
  安妮故意加重了“租房”的语气,还刻意告诉梁老太,“三间屋,一个月就要八块钱哩。”
  有了这暗示,再加上随后的推波助澜,安妮相信,很快梁老太就会给她一个“惊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