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楚臣> 第七百九十四章 劝嫁(一)

第七百九十四章 劝嫁(一)

  “什么?”
  削瘦的少年凌晨时做了噩梦,之后一直都没有睡着,清晨时困顿不堪的坐在大殿御案后,头脑昏沉沉的,待听到杨恩沙哑暗沉的声音说及“太后少小潜游楚地,与梁主偶逢,便有相知之谊;待逢楚难,太后随梁主潜投楚境,更是患难与共”,背脊骤然间坐直起来,眼睛怒瞪,难以相信身为宗室族公的杨恩接下来要说什么。
  沈漾、杜崇韬、周炳武、张瀚、郭亮、顾芝龙、黄惠祥有一个算一个,也都难以置信的没想到会是杨恩在今日的廷议,提及太后与梁主韩谦的“旧事”!
  杨恩声音沙哑得可怕,仿佛破旧的老风箱在漏着气,站在殿前,说道:“天下四分五裂,万民苦之久矣,金陵十数万将卒亦不愿再战,然而想不战而得信梁国君臣者,唯太后下嫁事之……”
  清阳似乎也难以置信杨恩会说这样的话,拂袖而去,削瘦的少年仿佛一只激怒的牛犊,拿起御案上的一只玉石镇纸,就朝杨恩砸过去,怒斥道:“你如此胡说八道,如何对得住先帝,对得住杨氏列祖列宗!”
  杨恩胸口被玉石镇纸砸中,闷哼了一声,身形晃了晃,没有让开,脸色苍白的站在那里。
  张平看到少帝怒急要去夺仪卫手里的仪刀,忙上去将少帝拖住,但他也是百般不解的看向坐在殿中的杨恩,却不知道他为何想到这种馊主意!
  是韩谦派人游说他出头?
  然而韩谦即便对太后志在必得,又何必搞得如此难堪?
  “陛下息怒,杨侯也是为国事操切,情急胡言!”杜崇韬、周炳武、顾芝龙等人这时候才上前一起劝少帝息怒。
  “你真是老糊涂了啊,你我有什么颜面去九泉之下的先帝?”沈漾坐在赐座上,气得胸口起伏不定,半晌后才指着杨恩斥道,但随后他便是一阵急剧的咳嗽,吐出一大口血。
  要不是旁边顾芝龙眼疾手快,沈漾都要一头撞到石地上……
  …………
  …………
  “看看你出的这个锼主意,”
  崇文殿里发生的一切,当夜就传到北岸的棠邑城里,冯翊拿到刚传过来的秘信,摊放到王文谦的面前,不满的说道,
  “要是沈漾当堂气死,再叫杨彬拿刀将杨恩给刺死,这玩笑就开大了!”
  “是和并,还是吞并,这里面的区别极大,”王文谦拈起一枚棋子,落到棋盘上,“韩谦迎娶清阳郡主,主要的还不是更轻易的去解决川蜀问题,而是要彻底的消除江南的隐患……”
  “怎么说?”冯翊不解的问道。
  他们最初的计划,是炮击静海门后,由富耿文游说顾芝龙或者其他哪个大臣站出来倡降。
  冯翊却没有想到在进入历阳后,见过王文谦,整体计划里多出“逼嫁”这个环节来。
  要说韩谦暗地底跟清阳发生些什么,冯翊一定会积极拱事的,之前多多少少就觉得“逼嫁”这事搞得有些节外生枝了,现在得知楚国君臣在崇文殿的反应,就觉得事情反而复杂了。
  再说,他对王文谦素来没有好感,说话也没有好客气的。
  目前,韩谦他亲自留在历阳,“逼嫁”一事主要由冯缭、冯翊、殷鹏等人到棠邑来暗中主导;冯缭临行时,又特意请王文谦随他们一起到棠邑来出谋划策。
  面对冯翊的质疑,王文谦却风轻云淡的说道:
  “大楚立国已经三十年,江南已经没有几个人心里还念着前朝,早就以大楚臣民自居,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啊……”
  冯翊的思维更习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颇为思索的坐下来,问道:“这怎么是棘手问题了?”
  “自古以来,兼并天下就没有不流血的,要是君上没那么宽厚仁慈,直接驱兵马渡江,杀十万人头滚滚落地,杀得那些个蝇营狗苟之辈胆颤心寒,所谓的大楚也就烟消云散,无人再会念及,而接着君上要在江南推行新政,也无人敢以头试刃,”
  冯缭坐在一旁叹息了一声,说道,
  “然而君上不想杀一个人头滚滚落下,同时又不想暂缓在江南推行新政——其实也不能暂缓,越往后拖,推行难度越大。这样一来,就难免会滋生出一些不必要的隐患。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没有人头滚滚的血洗,新政要在江南强行推行下去,你知道旧日的乡毫世豪心里会滋生、暗藏多少怨气怨恨?再一个,你以为普通民众受益于新政,就一定会念着新政的好,念着洛阳的好?新政对普通民众的生活,一定会带着变化的,即便这个变化绝大部分是好的,但只要一小部分不那么好的,人心会有怎么变化,你应该是最清楚的。”
  “施之非恩、不授成仇而已。”冯翊说道。
  “道理并不复杂,人心最难掌握。北地都被打残了,百废待兴最是好办,金陵几场乱事都没有波及太广,平息也快,没有人会想着这里面有多少君上的功劳,他们只会想着楚国给江南带来三十年大体的太平——这一方面会加强江南民众的故国情思,另一方面,也在表面上削弱了推行新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而在江南形成更强烈、范围更广的抵触情绪,这与所谓的故国情思两相结合起来,问题就会变得更大。更不何说,江南民众心里还有一个‘少帝’在啊……”
  冯翊还以为十数万大军压迫之下,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却没有想到冯缭他们还担忧那么多的问题。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兼并江南之后,新学在江南的传播的速度不会慢,这决定了解决这些隐忧不能有片刻的拖延,”殷鹏说道,“就像火炮,除非不用,一旦使用起来,随着江南等地的钢铁冶练、铸造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各地炼制火药、铸造火炮都不会存在什么障碍——郑氏也好、张潮、张瀚、张蟓、张封、顾芝龙甚至黄化、杨致堂、杜崇韬现在都无比老实,似乎随时会做好倒戈相迎的准备,郑晖在兴王府对我们派去的秘使也十分的客气,但新学在江南乃至岭南、黔中彻底的推广开来,他们还会不会老实如故,那就难说了……”
  冯翊能明白赶在新学新术彻底传播开之前,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天下一统”的必要,但他还是同情杨恩的境遇。
  沈漾是一块顽石,唯有杨恩能真正赢得他的尊敬,这时候却要亲手将杨恩推到火坑里,他想想也是不忍:
  “也不能叫蔡宸去游说杨恩出这个头啊。”
  “唯有杨恩能想明白这些,也唯有杨恩愿意牺牲自己,”冯缭说道,“兼并天下从来都没有便宜事,我倒是希望君上能更果决一点,能更心狠手辣一些!现在杨恩站出来了,我们接下来就要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不站出来跟着杨恩一起进谏‘劝嫁’,楚军仅仅是单纯的投降,绝不可能免除后续所有的清洗,天下没有那么容易的便宜可占……”
  劝嫁和亲之所以成为兼并江南前夕最关键的一环,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明确韩谦南下,对楚国实施的是“和并”而非“兼并”的名份与法统,一方面是后续解决川蜀问题打下基础,还有一方面,就是要楚国一个个所谓的重臣宿将,倘若想自保,就必须“自污”,自己从各地世族宗阀领袖的位子上走下来。
  在冯缭、王文谦等人看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和平”的解决掉一些问题。要不然的话,大梁兵马开进金陵城,即便楚军都不反抗选择投降,后续必然还是要辅以一系列的清洗手段,才有可能化解诸多隐患,巩固对江南等地的统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