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神圣罗马帝国> 第468章 英布战争爆发

第468章 英布战争爆发

  1870年5月12日,德尔福总督的率领3万大军,向奥兰治自由邦发起了入侵,南非大战爆发。
  消息传开后,布尔人瞬间陷入了慌乱中,菲克尼子爵临时居住的庄园一时间宾客盈门。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几乎是一体的,面对英国人的时候两国一直都是联手对敌。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没有人有战胜英国人的信心。在面对英国人的时候,布尔共和国一直都选择忍让。
  不过那是之前,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既然大家都要加入奥地利了,自然就不会再怕英国人。
  这个时候大家来访,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向菲克尼子爵表明立场,并且公开站队;其次,就是希望奥地利介入这次战争。
  菲克尼子爵信心十足的说道:“诸位不用担心,英军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的却是外强中干。
  英国人在开普敦的驻军不会超过三千,最近一段时间,伦敦政府也没有大的兵力调动。
  即便是开普敦殖民政府征招了民间武装,有战斗力的部队也不可能超过五千。除此之外,剩下英军是什么货色,就可想而知了。”
  最了解自己的永远都是敌人,英奥两国在南非地区的竞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相互之间都在搜集对方的情报。
  对于分散在各地的民间武装,没有办法监控,但是对军队兵力调动还是盯得死死的。
  英奥都是殖民大国,不可能在一个区域内驻扎大量的正规军,不然就算是一百万大军都不够用。
  维护地方稳定的责任,自然是落到了殖民军和民间武装的头上。英国人更加依耐殖民公司,而奥地利则主要是贵族武装。
  当然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英国人殖民的主要战力同样是贵族子弟。区别在于英国的资本力量更强,而奥地利的资本家们却处于从属地位。
  两者之间各有优劣,不可一概而论,这是各自的国情决定的,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
  奥地利模式在维护皇权上有优势,获得了新血补充,贵族阶级力量加强了,皇帝的地位自然更加巩固。
  在对外开扩的时候,爆发的战斗力也更强,给自己打仗自然比替别人卖命更卖力。
  这一点现在就可以证明,英国人要征调民间武装上战场,事先必须要谈好条件,如果利益不够消极怠工是少不了的。
  而奥地利贵族却在主动求战,这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英国人殖民收益,有很大一部分落入了资本家的口袋里,而奥地利则被贵族拿走了大头。
  不是说奥地利殖民中资本家们没有参加,主要是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完成了向贵族的转变。
  阶级发生了变化,立场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人都是趋于利害的,天然会选择最自己最有利的一面。
  现在战争爆发了,菲克尼子爵面上虽然不显,内心深处实际上已经乐开了花。
  就算是战争暂时失败也无妨,正好借机打击当地的既得利益者,免得让这些爆发户做大。
  反正奥地利是一定会赢得胜利的,这是实力带来的自信。
  菲克尼子爵才不着急,他已经和前来捞战功的贵族们商议好了,在没有拿到当地的大权之前,大家是不会出手的。
  奥兰治自由邦资本家马科斯林焦急的说:“子爵阁下,英国人的这支军队对贵国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来说,这就是灭顶之灾。
  如果贵国不干涉,光靠我们的力量,根本就不是英国人的对手。这场战争,我们没有办法打下去。”
  看似惊慌失措,实则是在表示不满。
  不过这话到了菲克尼子爵耳中就变味了,他在心里已经给马科斯林打上不可用的标签。
  一句“贵国”,就表明了马科斯林还没有认同奥地利。后面的“没有办法打下去”,在菲克尼子爵看来就是在威胁了。
  如果马科斯林知道了菲克尼的想法,估计哭都来不及了。他的产业主要在奥兰治自由邦,一旦战争爆发他就要损失惨重。
  情急之下,才脱口而出的,根本就没有想到,菲克尼子爵居然会想到这么多。
  虽然马科斯林也在玩政治,可是布尔共和国的政治怎么能够奥地利比呢?这些表述上的细节问题,他们根本就不会想那么多。
  看到众人的表情,菲克尼子爵误认为这些人在逼宫。这个美妙的误会,在后面的战争中,让在场很多人付出了惨重代价。
  现在这些人还有用,菲克尼子爵不会和他们翻脸,当即保证道:“诸位不用担心,如果战势不利,奥地利不会坐视不理的。
  英国人现在既然敢动手,就是不把奥地利放在眼里,我们必须要进行报复,给他们一个血的教训。
  不过,英奥都是大国,如果直接冲突起来,很可能会引爆欧洲的全面大战,想必大家也不想看到。
  所以接下来,还是要以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的名义和英国人开战。大家不用顾忌,有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出来。
  无论最后有什么后果,奥地利都会承担的,你们不用担心英国人报复。
  维也纳政府已经授权,要在南非地区给英国人一个教训。要不了多久援军就会抵达,大家只要坚持一两个月就行了。”
  这个保证令很多安心了不少,只要奥地利没有放弃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那么这场战争就有得打。
  布尔人也不缺乏一战的勇气,原时空他们都敢和英国人一战,现在有奥地利做后盾,更加不会惧怕和英国人战争。
  这个时候,斯科曼突然问道:“子爵阁下,如果不和英国人翻脸,这个援兵怎么办?要是用非洲土著部队的话,恐怕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现在的三万英军中,就有超过两万是当地土著组成的军队,不然开普敦地区可拿不出三万大军。
  这些土著部队战斗力非常有限,或许这些人不缺乏血勇之气,但是综合素质差得太远了。
  布尔人也训练过土著军队,可惜无论他们如何努力,训练出来的部队都没有多少战斗力。
  现在听到了援军,斯科曼第一反应就是土著军队。毕竟在不翻脸的情况下,用土著军队最容易影藏身份。
  即便是被英国人抓了俘虏,这些人的话,也不能够拿到桌面上当证据。
  菲克尼子爵摇了摇头,非常淡定的说道:“政府军不能够出动,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没有军队可用了。
  奥属非洲地区的各种民间武装,总人数超过三十万。你们给他们补办一个国籍,然后以德兰士瓦正规军的身份参战好了。”
  菲克尼子爵是要脸的,绝口不提贵族私军的事情。不然大家都知道了,这是要来混军功。
  尽管英军的水分大,其中有大量的土著部队,可毕竟顶着大英帝国的招牌,击败他们也算是击败正规军了,这种军功要比打非洲土著档次高得多。
  军功分档次也是没有办法,如果没有这个区别,奥地利早就名将辈出,贵族满天飞了。
  如果发现一封战报,上面写着以几百人的小部队苦战数十场,歼灭敌军数千,俘虏敌人数万。
  不要感觉奇怪,在非洲大陆这都是正常现象。一支几百人的殖民团队,攻破几个土著部落,这种逆天战绩就出炉了。
  这种“逆天”战绩多了,含金量自然也就下降了。现在要是没有击败几万敌军的战绩,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殖民团队。
  以菲克尼子爵为例,这么多年的殖民生涯,那也是身经百战,击败敌军的战绩加起来,那足有数十万之多。
  要是在欧洲大陆打出这样的战绩,那早就被奉为了军神。然而敌人是殖民地土著,这个战绩就大打折扣。
  这也是大家热衷于来捡便宜的原因,没错这些自带干粮的贵族们,就把英国人当成了“便宜”。
  谁让英国人的海军太厉害,陆军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咋地。最近几次战争中,英军的表现又非常的垃圾。
  在很多人看来,本来英国陆军的战斗力就不怎么样,现在还有一帮土著军队凑数,很多人都把他们当软柿子了,准备踩着他们上位。
  要是来了三万英国正规军,估计前来捡人头的贵族们,都要好好思量一下,能不能吃得下去。
  ……
  维也纳,英布战争爆发的消息令弗朗茨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英国人为什么会现在动手。
  贵族们暗中的小动作,可不会向皇帝汇报。大家都想从英国人身上刷战功,要是皇帝下令阻止,他们就白忙活了。
  贵族有很多优势,同样也有很多限制,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够拒绝皇帝的命名,至少他们这些小贵族不敢。
  今时不同往日,就连国内的几个国王,都没有能力和皇帝抗衡,何况是他们这些皇帝直属封臣。
  就算是不能够随便废除爵位,可是转封还是可以的,比如说:换到沙漠吃沙子;又或者是转封到冰雪世界,天天风花雪月。
  即便是皇帝要脸,给他们换一块富裕的封地,那也要重新开始经营,元气大伤是少不了的。
  想不明白,就懒得想了。弗朗茨的心态还是很好的,这个世界上脑袋抽风的人那么多,各种啼笑皆非的闹剧,他也见得多了。
  这种小事情,殖民地的官僚们会搞定的。到现在都没有提出让外交部介入,那么说明局势还在掌控中。
  没准还有殖民政府参与其中,这些都不重要。弗朗茨不是那种吹毛求疵的人,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并不重要。
  南非的黄金还没有暴露出来,作为皇帝要是太过关心,很容易引起有心人注意的。
  到了现在的位置上,弗朗茨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当做政治信号解读。他要是流露出对南非有超乎寻常的兴趣,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在针对英国人。
  与其如此,还不如暗示手下人去干好了,免得节外生枝。
  吞并布尔共和国就是弗朗茨的意思,两年前分封非洲贵族后,他在宴会上随意的提了一句:“布尔人是帝国的一份子”。
  结果就有人跑去落实了,这就是当老大的好处。放出一个信号,就有小弟去完成。
  干的好,自然少不了皇帝的领导;要是把事情搞砸了,那也没有关系,都是底下人干的,和伟大的皇帝陛下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了,弗朗茨是一位好领导。这种按他意思办事的人,就算是把事情搞砸了,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太糟糕。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才吩咐道:“给斯蒂芬传话,暗中给英国人一个教训,让他们长长记性。”
  这种见不得光的命令,自然只是口头上了。具体怎么办,下面的人会想的更周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