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节

  怎么临时换成了这道题?
  “夏晓兰同学,请为我们复述你刚才听到的故事。”
  作为一个耿直的理科女,夏晓兰的文学素养真的不高,但《飘》她还是看过的。刚才短文就是介绍了《飘》的剧情,却是干巴巴的描述。
  照着翻译绝对要完蛋的。
  夏晓兰按照自己读过的《飘》来讲:
  “1861年,生活在美国南方的少女斯嘉丽,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她的血液里流浪着野性的叛逆……”
  《飘》的作者十年磨一剑,一生只出版过这一本长篇小说,作品问世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就是这台下,能在英语竞赛里走到全国前200名的大学生,和带着他们参赛的老师,没有看过的原著的真的很少。
  这道题,怎么像是在给夏晓兰送分呢?
  电视台的老同志也产生了疑惑,王司长的力量真的那么大,连徐国璋教授的立场都动摇了?!
  第638章 冒险洗清作弊嫌疑(4更)
  “我复述完毕了,请评委老师点评。”
  夏晓兰都觉得是送分题。
  《飘》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名著,在华国算是耳熟能详了,别管文科还是理科,80年代上学的人,没看过基本名著,和人说话都不好意思。
  前面16个选手,都没有夏晓兰这样的运气,复述这道题太简单,不管有没有听清原文,她都能大概讲出《票》的故事情节。
  夏晓兰不觉得自己是运气太好,台下那么多观众,为了录制效果,台上的灯光特别强,根本看不清台下人的样子。
  林老师和贺教授是否知道了有人替她“走后门”的事儿?
  题目这么简单,该不会王广平真的替她疏通了关系吧……这招数简直下三滥,夏晓兰靠着这么简单的题目拿高分,其他人肯定会议论纷纷。
  她要是拿奖的话,就更是一只苍蝇飞到了嘴里,人们以后提起夏晓兰,也会说起她这次不光明磊落的获奖经历!
  夏晓兰都想开口询问,为何她的题目是这个,坐在最重要的徐国璋教授终于开口:
  “你复述的很好,一些部分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来了,这篇文章浓缩的故事,出自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之手,是我们都熟悉的名著《gone
  with the
  wind》,1939年,傅东华先生首译此书,取其消逝与渺茫之意境,译名为《飘》。夏晓兰同学,这道题是特意为你准备的,我们学英语是为了实用,但也要有能力去鉴赏外国文学的美,我想听听你对《飘》的看法,不管从哪方面都行。”
  这道题居然是为她单独准备的!
  现场顿时窃窃私语。
  凯瑟琳和詹爱群都不解,徐国璋资格老权威重,他站出来说故意给了夏晓兰不一样的题,才能压得住场子。起码只有疑虑,没有公开的质疑。
  另外两个评委老师知道内情,这是徐国璋和两人商量过的。
  因为怀疑詹爱群的屁股早坐歪了,他们三人决定临时换题,是为了考验夏晓兰,也是为了保护她。
  题目是临时调换的,徐国璋的个人声誉,足以压下那些质疑。
  徐国璋教授一世的清名,总不会真的因为一次英语竞赛而丢掉,这是徐教授用几十年的言行给周围人形成的印象!
  英语又不仅实用,学一门语言,连由该语言撰写的文学作品都不会鉴赏,证明没把语言学好。
  就拿华清大学来说,外语系的全称是“外国语言文学系”!
  《飘》的看法?
  《飘》是一部爱情小说,也是一部战争小说,对它的分析和看法有很多,夏晓兰觉得不管从什么角度说,对徐国璋等评委可能都没有新意——徐教授是怎么说来着,有关《飘》的看法,不管哪方面都行?
  如果林老师在这里,一定会告诉夏晓兰要稳。
  不要犯复试时的错误,不要太过标新立异……夏晓兰只能默默对林老师说声对不起了,不是她想要冒险,是现在情况不一样,评委拿出了单独的考题,恐怕不想听见千篇一律的答案!
  夏晓兰脑子里转过许多念头,时间其实只过了几十秒钟。
  “有人看《飘》,是看爱恨情仇;有人看《飘》,是看南北战争的残酷……任何一种简单的评价都不能完整展现这部作品,我个人觉得作者通过塑造斯嘉丽、梅兰妮和瑞德等不同的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习俗礼仪,包括精神状态和政治态度,是对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再现,展现了美国南方地区当时的社会生活。更重要是,通过一本《飘》,让我更直观的感受到美国的强大不仅在于它的经济和武器,还有一种社会的进步和开明,战争的胜利者是北方,却允许像《飘》这样纯南方立场的小说成为南北战争题材的头号名著。”
  夏晓兰的这个观念,的确独辟蹊径。
  台下,林老师心里着急。
  让她评论《飘》,她扯什么美国社会的进步和开明?
  这种话有时候能说,有时候却不能说,到底何时能说,林老师也不能判断,林老师只知道这是很敏感的问题。
  评委席上,凯瑟琳却鼓掌:
  “你说的真棒,这是我听过的不一样的读后感,你有自己的思想,当然,你的口语也很棒!”
  临时换题还真容易带来惊喜,中规中矩的回答听说了,凯瑟琳听到这种真实的声音还挺新奇。这绝对不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答案,作为在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凯瑟琳知道有些问题是很敏感的,没有一个老师会教夏晓兰这样回答。
  也就是说,这是夏晓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她在这个竞赛中勇于表达自我。
  直到这时候,徐国璋和其他两个评委的怀疑才彻底放下。
  凯瑟琳都知道的敏感,地地道道华国教授能不知道吗?
  王司长那古怪的举动看来真的不是在帮忙,而是把夏晓兰陷于“作弊”的旋涡中。
  夏晓兰的口试第二关要是让徐国璋和两个评委不满意,他们会有更尖锐的问题等着夏晓兰——会在台上问一问,夏晓兰对“作弊”有什么看法。
  20岁左右的年轻学生,乍然被揭了老底,当着三四百名现场观众的面,真的不会有一点惊慌失措么!
  那时候,徐国璋会叫王司长知道,他是怎样“关照”王司长家的小辈。
  詹爱群也觉得这个回答有点敏感,她也顾不得避嫌了,赶紧把话题收了收:
  “夏同学的意思,我们要分析像美国那样强国的方方面面,管中窥豹,从小看大,真正了解强国,才能做到发展好我们的祖国,我说的对吗?”
  “是的,评委老师。”
  这道题就算过去了吧?
  徐国璋接过话题,“夏晓兰同学,请你听好第三题,你为什么会选择自己的专业,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规划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将来能在专业领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第639章 立flag,请打分!(1更)
  咦,别人抽到的口语第三题都是环保、杀虫剂,还有节约用水等等。
  轮到夏晓兰,让她谈对建筑的看法?
  她才是个大一新生,专业课都是素描线条、制图初步,让她吹一下人生理想么很简单,反正就为了口语竞赛,这些评委将来总不可能揪着夏晓兰:你做的咋和你说的不一样?!
  莫名的,瞧着徐国璋教授太阳穴到脸颊的老年斑,另外两个评委也是穿着灰突突的中山装,夏晓兰的喉咙就像堵了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知识要给经济让道,所有人读书选专业第一个要考虑的是工作的前景。
  包括夏晓兰选择读建筑,也是她未来想要涉及这个领域的生意,刚好那段时间她和龚洋合作搞出两次装修设计,才对建筑产生了兴趣。
  这个兴趣,是相对其他专业来说的,并不是夏晓兰真的热爱这个专业。
  那时候她正处于重生后的膨胀期,认为自己凭着先知先觉的优势,无所不能,没有什么能难倒她……要不是为了打脸那些看不起她的人,让夏子毓和王建华两个贱人害怕,她可能连大学都不会考。
  有关在学校上学的几年,她能把自己的生意版图扩张到多大?
  “我最初只是想上个大学。”
  “无论是什么大学,不管是什么样的专业。”
  “因为大学能改变周围人对我的看法,可以讲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大学生’这个身份能让我家人感到骄傲。”
  “我选建筑,是想以后能凭借专业技能创造经济利益,刚好家人做的小生意就是建筑装修方面的。但是——”
  这个选手很有演讲天赋啊。
  题目是临时变的,这些自然不可能是事先准备好的台词。
  流畅的语句,挑不出毛病的口语表达,像涓涓小溪从山顶向下流淌,一个“but”,观众都在是个转弯,涓涓溪流会陡然加速!
  凯瑟琳对夏晓兰很好奇,这个学生展现出来的一些素养,和她的档案太不符合了。
  华国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凯瑟琳在华工作后才深刻体会到,这个国家虽然还不富裕,但每个人都攒着一股劲儿在往前冲,工作量大工资低,却不可能出现罢工等等。
  是什么在让华国人拧成一股绳?
  像夏晓兰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贫穷学生是数不清的。
  华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西方强国一边大肆宣扬华国的贫穷和落后,一边在警惕这个红色国度,对它从各方面限制!
  凯瑟琳微微走神,夏晓兰那个停顿可能就两三秒,吊足了评委和观众的胃口。
  “……但是,我进了大学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好像是错的。”
  最初的目的,是想换一个护身符。
  大学生的身份太有用了,而且可以在大学里结识有用的人脉,瞅一瞅后世有啥厉害的大牛如今还是默默无闻的读书郎,提前结下善缘,夏晓兰最初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汤宏恩批评她,让她不要把做生意的那一套带到学校里!
  后来,她没空去结识人脉,反而被华清的整体氛围给同化了。
  “建筑学是什么?远古时候人们选择天然的洞穴居住,目的是遮风避雨躲避野兽的袭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远古人搬出洞穴,用泥土当砖,用枯草为顶,住进了‘房子’里,以这样的房子为中心,一起居住一起劳作,形成村落。再往后,人类掌握了冶金、锻造、烧陶烧瓷等技术,从泥坯房到砖瓦房,单一的居住功能再三升级,我们不仅修建住所,我们修建长城来御敌,我们砌起高高的城墙来防御,建筑不仅是修房子,它承担了很多的社会功能!”
  “到现代社会,小平房是建筑学的展现,楼房是建筑学的展现,酒店、图书馆、大会堂、医院,各种公众设施,都是建筑学的体现……建筑不是单一名词,不是单一功能,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最核心的功能还是‘以人为本’,我对自己的专业规划是完成5年本科课程后,能成为建筑领域里一颗螺丝钉,建筑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将迎来高速发展,我必将和建筑一起成长。”
  建筑学又不仅是修房子。
  夏晓兰对“建筑”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但她说出来的话,能让非专业领域的人听懂。
  不需要高深的专业词汇,以大一新生的身份来说,她刚才说的话已经能赢的掌声了。
  的确,她也是赢的了掌声。
  凯瑟琳先鼓掌的,后来台下的观众也鼓掌了。
  徐国璋抬手压了压现场的气氛,“你认为自己能在建筑领域取得什么成就,只是一颗螺丝钉吗?”
  “不,徐老师,我认为螺丝钉也有不同的型号。如您所见,我的性别摆在这里,刚好前一段时间有人质疑我,为什么要选建筑专业,将来注定了又苦又累,劝我要不要去香港当明星!”
  全场安静下来。
  去香港当明星?
  lt;/divgt;
  lt;/divg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