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如今赵九福虽然考中了状元,但他们家哪里能给什么银钱,也就是他认了一个好老师,这才不至于租赁房子来住,不过他老师总不会还管着他吃喝的。
  杜志书心中恶意揣测着,当发现赵九福穿戴随意,衣料普通不说,看起来也是半新不旧的,平时吃用也十分节约,顿时觉得自己猜的没错。
  都说先敬罗衣后敬人,赵九福自己都收拾不好,估计用不了多久翰林院那些踩低捧高的小人就会对他下手,这个状元郎就会落到比自己更惨的下场。
  可惜杜志书的愿望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了,这一日巳时刚过不久,并不常常出现在人前的侍读学士萧甯忽然从外头走了进来,他眼神一扫,很快作出决定:“赵九福,赶紧收拾一下,马上随我入宫面圣。”
  不说别人,就是赵九福自己也有些吃惊,要知道他与这位萧甯箫学士可是连话都没说过几句,不过他声色不动的起来收拾了一番自己的形状。
  萧甯似乎形色匆匆,很快就带着赵九福往宫中走,赵九福是看过许多邸报和记载的人,自然知道两位学士之中,其实皇帝更喜欢的是话不多人也严肃的萧甯,而不是看起来圆滑,情商也特别高的冷淮川。
  一路上萧甯只是拧着眉头没有说话,赵九福还以为他会一直沉默下去,谁知道在快进宫门的时候,萧甯倒是回头低声说了一句:“别担心,待会儿见机行事即可。”
  赵九福点了点头,心中猜测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萧甯急急忙忙的要进宫,不过左右就是皇帝的传唤罢了,今日不是大朝会小朝会的日子,他也实在是猜不出来。
  赵九福还是第一次踏入后宫的领域,虽说皇帝所在的乾清宫只要越过乾清门就到了,属于后宫最靠近前朝的位置,但踏入这个范围之后,不管是萧甯还是赵九福都越发收敛自己的行为,绝对不多看一眼,多抬头一下。
  很快,萧甯就带着赵九福站到了乾清宫之外,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冷公公早早的派了人在门口等候,瞧见他们到了就开口说道:“箫大人,赵大人,请略等一会儿容小的进去禀告。”
  萧甯两人自然不会反对,很快那小太监再一次出来,这一次是领着两人往里头走。
  皇帝就坐在乾清宫中,不过他倒是没有坐在桌案之后,反倒是斜斜的靠在贵妃椅上,听见他们俩进来的声音就摆了摆手,喊了一声起来吧。
  赵九福跟在萧甯的身后,这会儿并不发出一丝声音,大约是常年服用灵泉的缘故,他的五感出色,对于人情绪的感应也十分明显,进入宫殿之后就发觉皇帝的心情似乎不大好。
  不久,皇帝就开口说道:“箫爱卿,你亲自拟旨,昭和公主秀外慧中,贤良淑德,特赐金翟鸟一只,嵌碎小正珠九颗,随金镶青桃花重挂一件,帽前金佛一尊。”
  萧甯并不多问,很快就将圣旨拟好了,皇帝略看了一眼,就过去想要压上玉玺,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改了主意,反倒是用了自己的私印。
  盖完之后,皇帝又说道:“冷大伴,你亲自将圣旨送到谢家,当着谢家众人的面宣旨,要如何做你心中自然有数。”
  冷公公迅速的结果圣旨带着人离开了,这时候萧甯大约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赵九福对公主们的事情一头雾水,只知道昭和公主是皇帝登基之前就生下的公主,也是所有子嗣之中年纪最大的,如今应该已经有二十五六岁了。
  这不是逢年过节的,皇帝忽然下圣旨,还是得当着谢家人的面颁发的圣旨来给自己的长女,其中必然是有一些缘故在的,八成还是对谢家有所不满。
  等冷公公一走,乾清宫里头就更加安静了,皇帝又躺了一会儿,忽然一拍躺椅,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句:“那些该死的杂种,竟然敢在朕眼皮子地下阳奉阴违!”
  赵九福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没听见皇帝忽然骂了脏话,萧甯也是如此,全当自己是个聋子哑巴,显然没有任何说话的意思。
  皇帝发泄了两句,似乎这才注意到萧甯还是带着一个人进宫的,抬头一看倒是问道:“箫爱卿,没想到你带着状元郎一块儿入宫了。”
  萧甯这时候才开口说道:“微臣想着,若是陛下心中烦闷的话,与状元郎玩一玩角力,也能纾解几分,这才把他一块儿带进了宫中。”
  皇帝挑了挑眉,忽然哈哈笑了两声,指着萧甯的额头说道:“都说你为人端肃,我看你却是个滑头,这好好的文状元都要让你吓坏了。”
  萧甯却似乎听不懂皇帝话,反倒是说道:“陛下之前还说要教导赵九福角力,微臣想着陛下金口玉言,这才把人带进来了,如今陛下反倒是怪起微臣来。”
  赵九福心中觉得奇怪,这位看起来性格十分冷硬的箫大人,似乎跟皇帝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相处的时候还有几分随意。
  很久之后赵九福才知道,萧甯虽然只是侍读学士,但是当年却是做过皇帝的伴读的,两人是从小到大的交情,这才显得他与皇帝分外亲近些。
  皇帝似乎也想起来那码事来,似笑非笑的看着赵九福说道:“赵爱卿可要与朕玩玩?”
  赵九福还能怎么说,当然是立刻回答:“若能得陛下指点,那是微臣的福分。”
  皇帝见他毫不推拒,心中倒是也高兴,当下让人带着赵九福下去换一身衣服,他自己也换了一身,两人很快就到了已经转成准备好的角力场中。
  之前皇帝随口一说,赵九福并不觉得他会转成教导自己,但却想着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所以这段时间是研究过一分角力的,也曾与人讨教过几招。
  这会儿一对战,皇帝立刻知道赵九福有所进步,心中那几份随意也变得认真起来,倒是对赵九福这个新科状元又有了几分看重。
  两人你来我往的,倒是玩了个酣畅淋漓,之后赵九福自然还是旗差一招输了角力。
  皇帝玩了个痛快,方才那几份烦躁似乎也纾解了,他哈哈大笑一声,甚至还伸手将赵九福拽了起来,拍着他的肩头说道:“好小子,几个月不见学会了不少,朕若不是有杀手锏只怕还要输了,这角力还是跟你玩有趣,宫中那些人都恨不得立刻输给朕,没意思。”
  赵九福也露出笑容来,口中谦虚说道:“微臣还差得远,陛下角力确实厉害,恐怕不学个十年八年,微臣都无一战之力。”
  皇帝又是哈哈一笑,随便擦了一把又留下两人喝了一杯茶,这才挥手把他们打发了。
  等离开了宫门,萧甯忽然看了一眼赵九福,露出一丝笑意来:“你很不错。”
  说完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萧甯就径直离开了,赵九福一头雾水,但大约也知道这位箫大人似乎挺看好自己,他微微松了口气,暗暗觉得今日这般至少也是好事儿。
  第139章 传召
  萧甯横插一杠,倒是让原本已经对赵九福懈怠的那些人紧张起来,面圣之后的第二日,侍讲学士冷淮川就出现在了赵九福面前。
  这位冷大人依旧是一副笑盈盈的模样,说话做事都比萧甯温和许多,“赵大人,我这边有几本书需要整理一下,都是记载这些年朝廷大事的,不知你能否帮忙。”
  若说萧甯的作为是突如其来不知所为,那么这位冷大人就是明摆着拉拢的意思了,赵九福作为下属,自然不可能拒绝这么合情合理的事情:“大人客气了,这是属下应该做的。”
  见赵九福十分利落的过来帮忙整理,冷淮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原以为陛下已经忘了这位新科状元,毕竟被忘记的状元也不是一位两位,谁知道……
  早知道如此的话,他就应该多坚持一些时日,如今正值翰林院变更之际,谁知道一个能够讨好陛下的状元郎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冷淮川心中暗怪自己小看了萧甯,原以为这位比起耿直为人严肃,并不擅长用人,谁知道人家不是不擅长,而是一抓一个准,其他不过是没心情出手罢了。
  赵九福若是知道这位冷大人的一番心思,恐怕会暗笑几声,觉得他实在是想的太多,毕竟萧甯的脾气摆在那儿,若说是利用的话实在是牵强。
  不过经此一事,原本是个大闲人的赵九福忽然变得忙碌起来,要说以前他是翰林院的小透明,那么现在谁做事儿都喜欢喊他一句。
  于是赵九福就开始忙得脚不沾地的翰林院生涯,以前大家无视他的时候还不觉得,如今使唤的多了,却发现这位新科状元郎确实是不简单。
  众所周知做官跟读书是不一样的,许多惊才绝艳的进士,一旦入朝为官就失去了身上的那股子才华,甚至变得格格不入起来,每三年那么多的进士出现,但真正有才能的官员却还是少之又少,这就是最大的原因。
  赵九福进入翰林院之后不声不响,旁人同他说话的时候,他便笑盈盈的应对,旁人不搭理他的时候,也不会专营疏通,只是闷不吭声的在屋子里头看书。
  这般一段时间下来,众人还以为这位状元郎跟以前那些新进的翰林院修撰一样,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一直到此时此刻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这段时间下来不少人找赵九福做事情,其中难免也有人存心为难,或者想要考校一下的。
  理论上说,新人总会犯错,错误大小就看个人的能力了,但这赵九福就像是前辈子在官场上历练过一番的老油子,小错虽然也有,但大错却从来不犯。
  不管是什么事情,教到他的手中总能够办得妥妥帖帖的,从修改修书校对这样的小事儿,到起草诏书这样的大事儿,他竟时做的得心应手。
  甚至有人怀疑,他偶尔犯下的小错,也不过是故意为之,这般一来上头的长官也能教导一二,既显得自己谦逊得体,又能让长官有一个表现的机会。
  在这样的是思想下,翰林院的官员们对赵九福越发的客气了,一个状元郎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状元郎被皇帝看重的同时,还是个有真材实料的。
  不管是萧甯还是冷淮川,心中都觉得赵九福未来不止于此,除非这人半路上夭折了,不然将来说不定就是同僚或者敌手,心中自然更加重视。
  其中冷淮川原本就是个心思细腻并且心机深沉的,以己度人,他越发觉得赵九福不简单,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新科状元郎,不说跟杜志书似的不知道好歹,但能压得住自己的性子不说,该表现的时候还会给人留下余地,可见心思之深沉,这样的人除非能够一棍子打死,不然他是不愿意与之为敌的,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反插一刀呢!
  若是赵九福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恐怕还得感慨一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哪里是心机深沉想得那么的深远,而是上辈子的经历与现在的官场并不能完全吻合。
  他确实是有几分为人做事的本事,上辈子那些厚黑学也没白读,但上辈子已经成型的世界观还是带来一些小麻烦,偶尔做事情总会露出一些来,这就是所谓的小错了。
  但官场就是如此,赵九福身上的一些小错,在某些有心人的眼中就成了深思熟虑,反倒是给他未来的为官之路带来一些小便利。
  只是这些小便利将来是好是坏,现在也实在是难说,赵九福只知道如今在翰林院不说如鱼得水,也比一开始寸步难行好多了。
  这一日,赵九福又在处理冷淮川交给他的事情,虽说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赵九福依旧做的十分仔细,在他看来冷淮川愿意让他做事情,也是另一种示好了。
  不过很快有人脸色匆忙的进来禀告:“赵大人,外头有公公来传旨,让您进宫伴架。”
  赵九福原本写字的手微微一顿,很快将手中毛笔放下,略收拾了一下行装就跟着出去了,外头果然有一位太监等着,是个面生的太监,看起来不过是二十出头的样子。
  那太监打量了一番赵九福,露出一个笑容说道:“赵大人,请随我走吧。”
  赵九福点了点头跟上,一路上只是略客气了几句,并未打探任何皇帝的消息。
  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个初来乍到的小官,别说他没啥背景了,就算是有这么明目张胆的跟一个陌生太监打探皇帝的事情也是自寻死路。
  不过等到了宫门口,赵九福十分自然的将一个荷包塞进那太监手中,微笑着说道:“劳烦公公专程走了一趟,多谢了。”
  那太监心中有些吃惊,事实上他出门传召收到荷包的机会多了去了,但从头至尾给了银钱却不打探陛下如何的却是少之又少。
  心中惊讶,那太监脸上却只是淡淡笑着:“赵大人客气了,请在此处稍候。”
  等那太监一走,赵九福心中倒是开始感慨起来,他心中明白这种赏钱绝对是少不了的,但若不是有系统在,恐怕这种花费就能让他头痛万分。
  很快,那太监又一次出来传旨,这一次却是让赵九福直接进入宫殿之中,赵九福进去之后才发现此次不只是皇帝在,连那位大皇子也在。
  这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正是天气热的时候,但宫殿里头却难得的并未放着冰盆,就这样那位大皇子还穿着两件衣裳,看着身体确实是不大好。
  没等赵九福行礼结束,皇帝就招了招手说道:“赵爱卿过来瞧瞧,朕这下一步棋落在哪里更好一些。”
  赵九福还是一板一眼的行了礼,这才走过去看了一眼棋盘,事实上他对围棋的研究不大,一来是这东西是需要对弈的,二来一盘棋花费的时间也多,赵九福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练字画画上,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来学习这个。
  所以他不过是略看了几眼,就带着几分难为情说道:“微臣怕是要让陛下失望了,臣对围棋并不精通,连粗浅略通都算不上。”
  皇帝一听,倒是哈哈大笑起来,扔掉了手中棋子问道:“哦,状元郎也有不精通的事情,朕听箫爱卿和冷爱卿的夸赞,还以为状元郎事事精通呢。”
  赵九福拿不准这是夸赞还是讽刺,不过他在翰林院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住皇帝的,毕竟翰林院接近于皇帝的秘书处了,对于这个地方他自然十分了解。
  心中忐忑,赵九福面子上反倒是越发的冷静,只是说道:“蒙两位大人谬赞了,有翰林院的同僚相助,一些琐碎小事微臣倒是能够处理,只是幼年家贫,却是没有学过棋艺。”
  皇帝似乎也只是随口一提,转而问道:“说起来当年朕还夸过赵爱卿的家风,只是一经多年,不知道赵爱卿家中如今过得如何?”
  赵九福只得小心翼翼的如实回答:“微臣年幼时候家中老父老母就主持了分家,虽说分了家,但家中兄嫂都是孝顺的,住的也不大远,倒是日日都能见着。”
  皇帝一听,倒是奇怪问道:“既然父慈子孝,为何还要分家?”
  古代人的想法与现代人不同,在现代父母与孩子分开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谁也不会多说,但在古代一般父母在不分家,多的是几代同堂都住在一起的。
  赵九福自然早就准备好了答案:“微臣年幼时候也不明白,也曾问过父亲这个问题,当时父亲只说树大分支,并不多说,如今长大了反倒是有些明白了。”
  皇帝就问了:“那你明白了什么?”
  赵九福笑着回答:“微臣家中父母慈爱,兄嫂也是孝顺,但人跟人住在一起,时间久了总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日积月累的兄弟之间反倒是容易伤了感情,再者,侄子侄女们也都长大了,总得娶妻生子,慢慢的房子也会住不开,分了家之后,兄嫂们该孝顺的还是会孝顺,但因为住的远了,反倒是比住在一起的时候更能体谅一些。”
  皇帝听了这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过了一会儿倒是笑了起来,说了一句:“赵爱卿的老夫倒是想得开,不似有些老人巴不得一家子老小一直住在一起,生怕分了家孩子就不孝顺。”
  赵九福接着话茬继续说道:“该孝顺的,分了家也是孝顺,不孝顺的,住在一道儿越发生气,说到底还是兄嫂们都是孝顺孩子,所以家中父亲也能放心安心。”
  皇帝哈哈一笑,又对大皇子说道:“你听听,赵爱卿倒是与家中兄长的关系十分不错。”
  大皇子笑了笑,转头看着赵九福说了一句:“赵爱卿一朝得中能不忘家中兄弟长辈,可见也是个孝顺人,当初父皇一句孝悌之家可见是没有夸错。”
  这话就是抓着赵九福在夸了,赵九福微微抬头,就能看见大皇子略带着几分笑意的眼神,下一刻就听见皇帝说道:“是啊,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可见赵家家风不错。”
  说过了这话,皇帝忽然又来了性质:“今日天热,下棋也静不得心,不如赵爱卿陪朕耍一耍,就让我这大皇儿做裁判。”
  于是画风一转,原本文文气气的顿时变成了全武行,别说,大皇子看着身体虚弱,但对角力却十分熟悉,至少看着皇帝的一招一式都能说出一二三来。
  赵九福这一次坚持的更久一些,天气又热,一直到皇帝出了一身汗他才败下阵来,皇帝运动过后高兴了,哈哈大笑说道:“不错不错,爽快,朕难得这般痛快。”
  第140章 医事
  lt;/divgt;
  lt;/divg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