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都市言情>从1983开始> 从1983开始 第104节

从1983开始 第104节

  刘迪愈发不爽,严重的倚老卖老,为了面子挣面子。
  他刚想调和几句,却听许非笑道:“李老师,如果按照您原本的想法,这晚会失败了,您敢负责任么?”
  “我……”
  李航一时不知怎么接。
  许非直接站起来了,“我不过提供一个思路,通过是大家通过的,最后也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成果。在座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水准远胜于我,您一而再再而三的质疑,是在质疑我,还是质疑大家的决定?
  再者说,凡事有成有败,有得有失。谁敢保证做一件事会百分百成功,您偏偏给我扣帽子,我倒想问问您是什么意思?”
  “……”
  李航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手都在抖,偏偏讲不出话。
  他在体制内混了二十年,谁特娘的这么正面刚?
  “好了好了,都是为了工作,有点分歧是正常的。”
  刘迪连忙打圆场,又道:“小许,你回去写个详细的方案给我,需要几天时间?”
  “明天就可以。”
  “那好,大家就按照这个思路去编排节目,多多益善。现在是八月中,我们审查暂分两轮,国庆第一轮,年底第二轮,两轮过后争取把节目都定下来。”
  “散会!”
  ……
  许老师两战成名,上次是内参,小范围的,这次是怼人,大范围的。
  没过几天,台里上下都知道他把李航怼的跟三孙子似的。不少人暗地叫好,也有人比较反感,这就是一刺儿头啊。
  年轻轻的一点礼貌没有,不懂尊重前辈。
  许非管那个呢,艺术中心是独立单位,大不了拍屁股回去,你一文艺部管我毛事。
  他已经把精力全放在了找节目上,既然答应帮忙就得负责,而且自己也想锻炼锻炼。
  简单说,春晚的调子就是关注普通百姓和基层行业者,然后中间穿插《便衣警察》的宣传企划。
  他本想找《红楼梦》的,后来一琢磨,红楼是央视出品,现在还没播,京台等于给人家免费打广告,领导再傻也不能同意。
  但剧组不能找,请个把人还是可以的。
  他看的晚会太多,跟公安有关的小品按打算,符合时代的却没几个。
  像查酒驾的,开车的,放到现在闹呢。
  现在没有查酒驾,也没有小姑娘自己开个轿车玩的,那得啥家庭啊,有矿啊?
  所以就得重新编排,尽量合乎年代。
  而许老师策划着策划着,猛然间发现,自己就像那高高在上的老神仙,放眼望去,遍地都是未出世的人才,等着自己去点石成金。
  这,感觉就比较爽了!
  第113章 国家队
  午后,中央民族歌舞团。
  天气已经不是那么炎热,微风中带着即将到来的秋季初凉,清爽宜人。在舞蹈室里,一个纤细的身影正在练舞。
  身体极为柔软,像刚抽出来的柳条,五官秀气,细长一双眼,透着些微古怪的灵动和野性。
  练了很久之后,她停下来擦了擦汗,随即又看向门口。
  “立萍,老张找你,在办公室。”
  “知道了。”
  她披了件外套出去,敲开办公室的门,见两个人坐在里面,一个是主管演出的张副团长,另一个非常年轻,是张生脸。
  “来了,我介绍一下,这位是京城电视台的许同志,这就是您要找的杨立萍。”
  “你好。”
  许非起身跟她握了握手,只觉小手柔若无骨,又看人,比后世能胖一点,但还是很瘦。
  其实他对这位最大的印象就是瘦,骨头都突出来的那种……
  “我看了你的《雀之灵》,觉得在创意和编排上都极为出色,想邀请你参加春节晚会的录制。”
  “春节晚会?”
  杨立萍一时还很激动,随即就,哦。
  若是央视春晚来邀请,谁都兴奋,毕竟经过数年实验,傻子都知道这个平台的影响力,但京台春晚么……
  她迅速转了转心思,还是倾向于去的。
  杨立萍今年28岁了,80年从彩云之南调到团里,始终没什么作为。直到今年,她自己创作了《雀之灵》,拿下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
  为什么说八十年代生活节奏慢呢?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传媒、通讯不发达。就像这个比赛,文化部组织的,级别非常高,她能拿下创作、表演双第一,而且还是《雀之灵》这么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舞蹈。
  结果除了业界内部,根本没有媒体关注。
  虽然后世也不怎么注重行业活动,但后世传媒发达,刷刷微博肯定能看到。这年头媒体是有数的,资源都往大新闻、大热点上倾斜。
  “……”
  于是她看了看副团长,眨眨眼睛。
  副团长遂道:“上电视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也能让更多观众喜欢,团里肯定支持,就看你自己的意思了。”
  “那,那我挺愿意的。”
  “好,我们先留个联系方式,国庆第一轮审核。电视平台跟舞台表演不同,需要大量设计,先自己琢磨琢磨,有什么保不准的随时找我。
  行了,那我也不多坐了,还有事呢。”
  “我送送您。”
  副团长跟杨立萍陪着出门,穿过长长的走廊,拐了个弯,临近一间排练室时,忽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歌声。
  听不懂,好像是少数民族语言。唱的也很有特点,上不来气那种,一顿一续,忽高忽低,骚气十足。
  哎呀!
  许非一听这九浅一深的唱法,就晓得是谁了。
  他快走几步,透过窗户往里看,只见一个长头发汉子,留着胡子,浑身透着一股粗犷的大草原气息。
  “咚咚咚!”
  他忍不住敲门,那人扭头,正是年轻版的腾大爷,那个“毁歌无数”的歌坛泥石流!
  “你好,您刚才用的是蒙语么?”
  “呃,对。”
  腾大爷一脸懵逼的看向副团长,副团长连忙介绍。他一听是电视台的,又见了杨立萍,不由心中一动,热切了几分。
  谁也不傻。
  “能说说是什么意思么?”
  “这歌叫《蒙古人》,就是唱我家乡的一首歌,说那里有辽阔的草原,洁白的毡房,我生在牧人家里,我热爱这片土地……”
  腾大爷的声音跟外貌相反,很清澈,吐字慢,能听出来刻意在找普通话的发音,一板一眼。
  “你自己写的?”
  “自己写的。”
  “他是我们团里的三弦演奏,上半年去参加那个孔雀杯歌唱比赛,就带着这首歌去的,进了前十名呢。”副团长道。
  孔雀杯青年歌手大赛,是东方歌舞团举办的,今年是第一届。
  崔健参加了,因为评委受不了他那唱法,第一轮就被淘汰。腾大爷也参加了,拿了个前十。
  张婧林参加了,进了决赛……
  你说怪不怪?
  “这歌不错,有没有兴趣参加我们晚会?”许非发出邀请。
  “愿意,愿意!”
  腾大爷连连点头,他在团里拉三弦,收入微薄,写了首歌还没成功。倘若许非再晚来一点,他就要去宁夏采风了,整整一年。
  而许老师从排练室出来,脚步都轻快许多。
  奔着杨立萍来的,没成想腾大爷也在,既然看见了腾大爷,诶?他忽然联想起另一位蒙古族歌手,但不确定在不在。
  “张团长,你们还有没有个人特色比较鲜明的歌手?”
  “这个么……”
  副团长思索片刻,一拍巴掌,“有一位,叫德德玛。”
  噗!
  还真在这儿啊!
  许非一咧嘴,得嘞,这年头真是大神遍地走,大腕儿不如狗。
  一不小心就召集国家队了。
  ……
  从中央民族歌舞团出来,他又直奔解放军艺术学院。
  跑了一天累死累活,骑着自行车刚到门口,就见一个留卷发的小伙子在那儿蹲着。
  “许老师!”
  “不用叫老师,你怎么不在里面等着?”
  “见您半天没来,就着急出来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