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第142章 万劫不复之法

第142章 万劫不复之法

  “好你这厮,我家主公诚心拜会与你,你不领情就算了,还特地溜之大吉,若不是我家主公料到你会如此,恐怕还真被你蒙混过去了。”
  胡车儿捋着衣袖,神情有些恼火,就欲动手。
  “胡儿,不得无礼。”张绣抬手沉声,连忙制止。
  诸葛亮深邃的眸子带上一丝狐疑,看了眼张绣,张绣提前知道自己会跑?奇怪,还真是奇怪。
  “孔明访友回来了?”
  此时,张绣捏着茶盏,双目灼灼,似笑非笑道。
  诸葛亮苦笑摇头,抱拳作揖道:“将军说笑了,亮见雪停,刚遇出岗访友,却得知将军亲至,特地折返回来相迎。”
  张绣抿了口茶水,耸肩轻笑,不予揭穿。
  诸葛亮心中盘算,旋即径直落坐,高声道:“小童,速去取我那珍藏数年的香茶,沏与将军品尝。”
  望着小童退去,张绣再度看向诸葛亮,目光如炬,足足盯了十数息,沉声道:
  “孔明,当今天下动荡,百姓疾苦,吾虽胸怀大志,可却缺少王佐之才为我安定后方,掌控荆州。”
  “而近日与元直、州平闲聊,其二人对孔明推崇备至,绣求贤若渴,故前来拜会,叨扰之处还望孔明见谅。”
  说着同时,张绣起身抱拳作揖。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连忙起身将张绣搀起,同时道:“亮不过乡野村夫,何德何能让将军行此大礼。”
  张绣直起身,定睛望了眼诸葛亮。
  诸葛亮:武力61,统帅101,谋略105,内政106。阵营:无。
  张绣瞳孔微缩,啧啧,村夫果然是村夫,果然能进武庙不是闹着玩的,丫的这还没出山呢,各项数据就这么吊炸天。
  等出山了还了得?
  不行,今天不管怎么样,也得把村夫忽悠上车,忽悠不上车腿都给打断,免得爬到刘跑跑的被窝里。
  只不过,怎么忽悠呢?
  政治、军事之类,自己忽悠不过,眼界格局之类,村夫未必理解。
  “孔明,汝熟读四书五经,专研天下兵书,为的不就是除乱治天下么?天下百姓疾苦你难道不知?或者你一心为己不思百姓?”
  张绣沉声喝说道。
  想了半天,他也不知道怎么get诸葛亮的点,只能从后世记载中去尝试,记载中的诸葛亮对百姓还是比较好的。
  诸葛亮眉宇微皱,深吸口气,旋即神情变得肃然,沉声道:“将军既思百姓,又可知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或者说,将军可知,当今大汉,因何战乱四起?将军若能解惑,亮愿用平生所学,助将军平乱治天下。”
  诸葛亮说完,目光灼灼看着张绣,他现在不想出山,因为当今天下无能人让其折服,学术军事无人能及,也只有人格魅力了。
  “让百姓安居乐业?”张绣挑眉,旋即笑道:“轻徭薄赋……”
  闻声,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本以为张绣会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可却过于笼统甚至毫无价值可言。
  然,下一秒张绣继续道:“轻徭薄赋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大汉乱与土地,乱与世家,乱与时代。”
  “灵帝虽昏庸无道,可却无法改变。可以说,汉朝必灭,新朝将立,打破固有,新朝又将轮回百年,然终会重蹈覆辙,此乃时代之悲矣。”
  听着张绣说完,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甚至有些好奇张绣的见解,因为这番话他同样知道,可这又如何根除?
  “朝代更替实乃定数,古今圣贤苦心钻研,皆无可奈何,不知将军有何见解?”诸葛亮拱手问出心中所思。
  张绣没有答话,而是朗声道:“孔明以为大汉是何人掌控?”
  “天子掌控,世家而治。”
  “是,亦不是。”
  “百姓难存,将天下倾覆。百姓乃天下根基,汉虽由世家治理,可汉朝国祚年景却由百姓决断。”
  “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十数年前,黄巾起义,短短数月,天下各州郡响应,聚民何止百万,真当是张角蛊惑人心所致?”
  “张角没那个本事,因为大汉乱不在黄巾,而在人心,在于大汉百姓难以存活。若百姓安定,何人愿反?”
  “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土地被世家豪强兼并,百姓沦为佃农,恰值大旱,百姓难以生计,故黄巾乱起,愈演愈烈。”
  “就算新朝建立,百姓得以土地,然百年后,土地再度兼并,百姓难存,将又是一次王朝迭起罢了。”
  张绣声音铿锵有力喝道。
  诸葛亮眼眸深邃,心中算是认可张绣所言,试问道:“将军所言确为根本,可又当如何根治?”
  张绣无奈摇头,闭目道:“根治之法不难,可利益固化,若动之,势必触碰无数人的利益,过程将难上加难,一不小心,将万劫不复。”
  说到这,他双目陡然睁开:“孔明可愿助我,此法若得以实行,你我势必名留青史为后世瞻仰。”
  诸葛亮没有应答,抱拳问道:“将军所言根治之法究竟是何物,又当如何为之?”
  “摊丁入亩,丈量土地。”
  张绣声音凝重,古今抑制兼并的方法有很多,而此法所取得的效益却是最大的,想来也是当下最适合的。
  “恕亮愚钝,不知将军此话何解?”
  “丈量登记所有耕地,废除人头税,将丁户所需人头税分摊至所有耕田,由地多者承担丁税。”
  “如此,百姓将减轻赋税,减少藏匿丁口,增加新生丁口。同时有利于官府收缴税钱,乃益贫损富利国之策。”
  张绣大概解释道。
  这个还不算狠,狠的是均田制之类,砍到世家不敢做声。
  当然,仅是如此,恐怕那些个世家豪强就不会愿意,因为他们地多,如此他们要承担无数的丁税。
  掏钱他们可不乐意。
  诸葛亮眼角微眯,神情陷入沉思,他读遍四书五经,此法他从未听过。不过听了张绣解释,并非不可行。
  汉朝良田开垦本就有限,而其中八成土地皆由世家豪强所占据,若能施以此法,那百姓将减轻不少负担。
  他能想象出来,一旦没了丁税,那荆州人口定会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而不会出现所谓的因税杀子等蠢事。
  人口代表的可是生产力,代表着财富。不过此事就如同张绣所言,难在如何施行,因为世家不会见得如此。
  “此法若行,将功利千秋。”诸葛亮赞赏,转而又道:“可荆襄世家不会任由将军为之,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实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