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都市言情>医魂> 第466章:跟拍纪录片(中)

第466章:跟拍纪录片(中)

  第123章跟拍纪录片(中)
  导演跟拍了2个小时,体力明显跟不上,累的他气喘吁吁,而叶飞还生龙活虎,哪有急症跑哪里,这把导演累的,差点就瘫了。
  可算有时间能休息一下了,叶飞扶着导演坐下,镜头还在拍摄中,叶飞笑着说:“你们都认为医生赚钱,可你们不知道医生有多残酷,首先是心理这一关,你怕血么,你怕死人吗,当了医生后你会天天接触,看。”
  叶飞摘下自己染满鲜血的手套,随手丢进垃圾桶,然后用墙上的洗手液清洗,接着说道:“其次呢,是体能过关,任何一个医生,在工作的之前,都要有跑马拉松的觉悟,用中国的话来讲,叫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至理名言。”
  叶飞苦笑:“我觉得你要想跟拍我一天,最好多准备几个人,你呀,体力跟不上啊。”
  “叶医生,叶医生,28房患者出现心房心颤。”
  “来了。”叶飞回应后,对着镜头说:“我去工作了,你还行吗?“
  “不行啦,我放弃。”
  镜头中,叶飞匆匆跑远,导演把摄像机掉转过来面对自己,“每个人都羡慕医生,但今天才知道医生并不简单,只是短短的2个小时,我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看来,医生还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我还要努力才行。”
  导演努力的站了起来,向着28病房走去,来到之后,就见一帮医护在病房里,抢救患者,心脏按压复苏,紧张的气息,让镜头下的生命显得是那么脆弱,足足三十分钟,患者的心跳没有恢复,当有医生提醒后,叶飞停止抢救,扶着病床低着头,喃喃道:“对不起。”
  随手帮患者盖上白布,镜头下,患者就像是睡着了一样,但他已经离开人间上了天堂。
  叶飞坐下说:“这个患者77岁了,身体机能一直下降,我们是医生,不是上帝,有病可以医治,但生老病死却无法抗拒。”
  “愿他在天堂安息。”
  有医护推着死者离开,叶飞一直看着,对着镜头问:“是第一次看见有人去世吗?”
  “是。”导演回答。
  “有什么感悟吗?”
  “珍惜生命。”
  叶飞一边走一边说:“这话说的没错,人的生命如果按照80岁来算,算来算去也就三万多天,眼睛一睁一闭就没了,所以珍惜吧。”
  在叶飞的带领下,镜头来到医生办,叶飞带进来,医生们都听说老人去世的消息,一个个都惭愧的低着头,不敢看镜头,叶飞却拍了拍手说:“各位,我们一起为老人祈祷,愿他的灵魂在天堂安息。”
  医生们集体双手合十,虔诚的闭上眼睛,镜头对准一个医生,他会意,开始祷告,口中念念有词,镜头在给下一个医生,就这样每个人都说完祷告词后,最后集体说了一句“阿门”结束。
  叶飞拍拍手说:“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要继续,都别颓废了,继续工作,打起精神动起来。”
  在叶飞的打气助威下,医生们恢复生机,匆匆离开医生办继续参加抢救工作。
  叶飞看着镜头点了点下巴说:“还行吗,我们要继续工作了。”
  “我能行。”导演说。
  叶飞回到留观厅诊断,身上的呼叫器响了,拿起来看了看,对着镜头说:“这是医生的呼叫器,有急症或者病危患者时会发出警报,不过这个不是警报,是心外科找我去会诊,来吧,我们去看看。”
  镜头跟紧,叶飞在前带路,走出急诊进入电梯,一路来到心血管外科,来到会议室,外科主任跟叶飞握了握手。
  “叶医生你好,我们这里有个15岁的孩子,得了很罕见的心脏病,埃布斯坦畸形,找你来看看有什么能做的。”
  “我们去看看。”
  这也是剧本中的一环,镜头跟拍,外科主任一路都在讲解这个疑难杂症,叶飞一直在听,完事后对着镜头解释道:“这个病是心脏病中最难治愈的一种,最佳手术时间是16~18岁之间,现在患者才15岁,我们也只能缓解治疗,等待合适的心源出现,或者换瓣或者换心。”
  “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么?”
  “我最近在做研究,希望从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医里,找到类似的病症治疗方案。”
  外科主任打开病房门,“就是这里。”
  叶飞和镜头进屋,跟少年打了招呼,简单的聊了一会,把脉确诊,10分钟后离开病房,跟外科主任交流说:“这个病我还在研究,不过赶巧,我的老师来美国了,也许我可以问问他的意见。”
  “麻烦你了叶医生。”
  叶飞拿出电话在镜头下拨号,“师父,你在哪,对,我有事要问你。”
  挂了电话,叶飞对着镜头勾了勾下巴,“咱们走吧,去见见我的老师,他是一位很厉害的医生,也许他能给出一些治疗方案。”
  镜头跟进,导演问:“你的老师来美国旅游吗?”
  “不,他来做学术研究,人在哈佛医学院,跟安德鲁校长探讨医学问题。”
  回到急诊,换了衣服,拿了车钥匙,跟行政主任汇报,这才带着摄像机离开医院,出门后叶飞调侃说:“你会开车吧?”
  “会,难道你不会?”
  “我当然会,只不过我是留学生,没有美国的驾照。”
  “好吧,我开车。”
  两人进入跑车,把摄像机固定后,导演发动引擎,感慨的说:“这辆车性能不错呀。”
  叶飞笑了笑,一路聊天一路指引,来到哈佛医学院,把车停好后,叶飞带领导演先来图书馆,介绍说:“哈佛医学院的图书馆有很多藏书,先找一本关于埃布斯坦畸形的讲解,然后去找校长。”
  “心脑外科,这里。”
  在长排书架前,终于发现一本厚厚的书,叶飞爬上梯子,拿下这本书,吹灰擦拭干净,打开看了看,找到关于埃布斯坦畸形的病历介绍,这才捧着去了校长室。
  都是剧本需要,校长室,几个老教授与李卫国早就等候多时了,双方见面后握了握手,介绍了各位教授,以及安洪峰和李卫国,双方入座后,在叶飞的引导话题之后,进行埃布斯坦畸形的病情分析。
  西医了解的埃布斯坦畸形治愈,只能按照国际成功治愈案例,说实话,治愈案例太少,更好的治疗方案也没有。
  叶飞适当的把话题引导转向李卫国,虽然知道会拿出一个疑难杂症,但李卫国没想到是这种全世界最罕见的疾病,此刻正在看埃布斯坦畸形的病症介绍。
  “这个病,古医术中的确有类似的记载,我不能确定与他是否类似,不过我可先按照记载,先做尝试性的治疗,我先开一副汤药,你让患者服下,先看看效果。”
  李卫国要写处方,叶飞急忙递上自己的钢笔,一帮医生集体看着他写的内容,李卫国写完后,把处方交给叶飞说:“去唐人街抓药。”
  “谢谢师父。”
  叶飞离开后,大家都再问李卫国是胡编的,还是真有治愈方剂,李卫国淡淡一笑说:“我这种身份的人,怎么可能胡编。”
  这下哈弗校长和一帮教授都不淡定了,集体吵吵着,要跟着叶飞一起去抓药。
  这不,叶飞和导演刚要开车,接到电话,让他俩等一会,李卫国和教授们也要去唐人街,只好等待了。
  导演问:“你的师父是什么来历?”
  叶飞想了想说道:“你听说过本草纲目这本书吗?”
  “好像有点印象。”
  “《本草纲目》201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记忆名录,作者李时珍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家之一,我的师父呢,就是作者李时珍的后人,中国的大国医。”
  “原来如此。”
  校长等人都出来后,一起上车一起出发,直奔唐人街前行,这里是美国最具有中国特点的区域,到处都是中国字,中国文化,进入这里就好像回到了中国。
  原本纪录片中只有叶飞,但李卫国和安德鲁校长等人的加入,让这段路程更加其妙,甚至有点变成了,揭秘古老中国医术的看点。
  进入一家中医诊所,里面的格局全是药柜,让叶飞看的是倍感亲切,因为李卫国之前来过,老中医看见他再次登门,客客气气的握手迎接,李卫国解释了他们来的目的,并且讲解了大家的身份,这让老中医更加震惊。
  叶飞拿出药方说要抓药,安德鲁多抓一份,霍维茨也要了一份,而镜头呢,就跟着李卫国,听他讲解中医大道。
  从草药到治疗理念,完全崭新的观念,听的老美一个头两个大,虽然大部分都听不懂,但有叶飞的翻译,也能听懂的大概。
  药抓好了,没急着拿走,而是让中医诊所煎药,李卫国又开始讲解,中药的做法和由来,这需要一个过程,时间到了中午,大家还都没吃饭,正好到了唐人街,老中医心情很好,就把中国人的习惯发挥出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请客,走,请大家吃饭。”
  有客气的,也有不客气的,但还是在附近找了一家不错的中餐,要了一个包间,点了足足16道菜,宴席期间畅聊中医,特别是当李卫国说起叶飞这个徒弟时,老中医还试探的问了几个问题,叶飞自然是对答如流。
  “这孩子不错,看来咱们的中医后继有人啦。”老中医很是感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