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凤回巢(重生)> 凤回巢(重生) 第590节

凤回巢(重生) 第590节

  林茹雪后背渗出细密的冷汗,口中恭敬地应道:“娘娘说的是。以后这等事,我便如实相告,不敢有半个字隐瞒。”
  被收拾了一顿的傅妍,原本心中憋屈,此时看到林茹雪唯唯诺诺不敢抬头的样子,心气顿时平了不少。
  反正,忍气吞声的也不止她一个。
  第902章 世子
  过了一个新年,便是景佑二年。
  萧诩二十四岁,登基已有一整年。
  这一年来,萧诩不动声色地出手整顿朝堂,提拔任用年轻官员。
  先帝在时重用的老臣们,依旧占据着朝廷最重要的官职,是大秦朝堂支柱。年轻官员们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冒了出来。此时官职都不算高,可以想见,不出数年朝堂便会成为他们的天下。
  这些年轻官员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傅卓和罗霆两人。
  傅卓任六品的中书令,每日伴在天子身边,堪称天子近臣。罗霆在刑部当差数年,拜左侍郎为师,善于刑名断案。刑部有年过五旬的主事告老致仕,罗霆顺理成章地被提拔做了五品的主事。
  这两人,俱是年轻有为,又深得天子信任。眼下官职虽低,却是前途无量,无人敢小觑。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平西伯之子丁骁,当日在齐王领兵逼宫之际护驾有功,稳稳地成为年轻将领中最出色之人。如今平西伯还在壮年,再统领神卫军数年也无妨。日后,神卫军必会由丁骁接掌。
  崔尚书的三子崔三郎,满腹经纶,才学过人,在去岁科举中一举中了探花,被安排进翰林院。磨炼几年,便堪大用。
  定北侯府长房长子顾谨行,在新年过后,被正式地册立世子之位。
  定北侯府长房庶子顾谨知,进兵部任职。
  定北侯府三房嫡子顾谨礼,被选进禁军当差。
  这一道圣旨,昭示着天子对顾家的荣宠。也令低调数年的顾家重新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
  “谨行,我没做梦吧!皇上真的下旨,册立你为定北侯世子?”
  吴氏满心狂喜,来来回回地重复这两句话。
  顾谨行笑着嗯了一声,俊朗的脸孔散发出熠熠光芒。
  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从十七岁,一直等到二十五岁这一年。整整八年,他战战兢兢,学文习武,从不敢有一日懈怠。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从这一日起,他便是定北侯府的世子,是顾家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吴氏喜极而泣,哭得不能自已。
  顾谨行压抑着心里的喜悦,笑着安慰吴氏:“这样的喜事,母亲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倒哭起来了?”
  母子曾因吴家生过隔阂,也因崔珺瑶离心。这几年,吴氏退让养老,不再争强好胜。母子两个的关系倒是融洽和睦了许多。
  吴氏用袖子擦了眼泪,红着眼眶笑道:“是是是,这是一桩天大的喜事,我这个老婆子在这儿哭鼻子抹眼泪的,不免扫兴。”
  吴氏认了老,不再掐尖要强,倒让顾谨行心生唏嘘,低声说道:“这几年是儿子忤逆不孝,让母亲受了委屈。”
  吴氏和崔珺瑶这对婆媳,一直较劲争锋。顾谨行护着自己的妻子,不免冷落了母亲。
  吴氏听到这样的话,又是心酸又是舒畅,忍不住轻哼一声:“不是我说崔氏的不好。她出身望族,自小就被家中精心教养长大。看着贤惠温雅,其实城府颇深,心眼多的很。你一味护着她,我说什么你都不肯听。总以为我是故意糟践她。也不想想看,我是你亲娘,还能害你不成。”
  “你就不该过分惯着她,不然,她迟早要爬到你头上来作威作福。你冷着她几个月,就对了……”
  吴氏一个没忍住,又滔滔不绝起来。
  顾谨行笑容略略一顿。
  他和崔珺瑶表面功夫做的不错,并未将夫妻失和之事露在人前。不过,定北侯府就这么大,时间一长,不免透出一些风声。
  譬如他这两个月一直睡在书房,没再回过寝室。譬如夫妻两人没再一起吃饭,见了面也不说什么话……
  “母亲,”在吴氏长篇大论之前,顾谨行温和地打断了她:“我们夫妻之间的事,自会慢慢解决。母亲无需烦心。”
  吴氏今日心情太好,听了这话也不恼,笑着说道:“好好好,我不多嘴总行了吧!反正,你心里得有数。以后,你是定北侯世子,崔氏休想再压着你一头。”
  其实,崔珺瑶并未仗着出身名门便压着他一头。是他疼惜妻子,甘愿让着她三分。
  他们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是因家族而起。
  他是顾家长孙,一心向着顾家。她是崔家女儿,心中更偏向自己的娘家。之前没有任何利益冲突,顾崔两家守望相助,关系融洽,自然没什么矛盾。
  而今,崔家有女进宫为妃,崔家人不免动了些心思。和顾家的关系便有些微妙起来。崔珺瑶夹在其中,心意摇摆不定。
  顾谨行最不能容忍的,便是这一点。
  这些话,他不便和吴氏明言。
  吴氏很快抛开这个话题,盘算起了要如何摆宴庆贺之事:“你被封为世子,这可是件大喜事。先帝三年国孝还未过,不能大摆宴席,请些亲朋好友就是了。”
  按理来说,这种事已经无需吴氏操心,应该由当家理事的崔珺瑶忙碌才对。
  看着吴氏欢天喜地的样子,顾谨行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来,含笑道:“好,一切就劳烦母亲了。”
  ……
  吴氏操办宴席一事,当日就传到崔珺瑶耳中。
  崔珺瑶扬起的嘴角慢慢平息,眼中的光芒也渐渐暗淡下来。
  成亲数年,夫妻两人一直颇为恩爱。当年吴莲香过门,顾谨行连她的手指都没碰过。这几年,也从未有过侍妾通房。两人平日几乎没红过脸。
  这一回破天荒的冷战,从年前开始,已经维持两个月了。
  看来,顾谨行还未消气。
  可是,她又有什么错?
  她是顾家妇,更是崔家精心养大的女儿。就算嫁了人,她的身体里也流着崔家的血。她向着自己的娘家,有何不对?
  顾莞宁做了皇后,还不是照样向着定北侯府?
  天子也是看在顾莞宁的颜面上,才会对顾家如此恩宠。一道圣旨,顾谨行做了定北侯府世子。庶出的顾谨知到兵部任职,三房的顾谨礼直接进了禁军当差。
  顾谨行为何不能向天子对皇后那样对她?
  第903章 恩宠
  崔珺瑶在窗前伫立许久。
  看似闲适的身影,实则僵硬,这么久都没动过。
  丫鬟琼华站在一旁,心里有些不安。半晌,才鼓起勇气低声道:“今日府中接到册立世子的圣旨,是一桩喜事。府里得摆上几桌酒宴,邀请亲朋好友登门。此事本该由少奶奶操办才是。现在大少爷却将此事交给夫人,岂不是落了少奶奶的颜面。”
  “不如奴婢去请大少爷过来,少奶奶有什么话,当面和大少爷说一说。也免得心生隔阂。”
  身为崔珺瑶的贴身丫鬟,琼华对崔珺瑶和顾谨行怄气闹别扭一事心知肚明。这么说,也是给主子一个台阶下。
  崔珺瑶行事素来圆滑周全,此次难得犯了执拗:“不用了。他既已做决定,便由他好了。”
  琼华一急,也顾不得别的,藏在心里的话脱口而出:“少奶奶难道想一直和大少爷怄气冷战不成?”
  “过了今日,大家伙儿就得改口,称一声世子。以后少奶奶便是世子夫人。这个时候夫妻失和,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万一世子一气之下动了纳妾的心思怎么办?”
  崔珺瑶终于转过身来,目中闪着倔强的水光:“成亲时,他便承诺过要一心待我。若是他负了我,我崔珺瑶以后也不会再将他放在心上。”
  琼华听的头痛:“少奶奶何必闹这份意气。夫妻闹了别扭,总得有一方先低头。往日都是大少爷哄着少奶奶,少奶奶为何不肯低头一回?”
  崔珺瑶抿紧嘴角:“你不必再说了,退下!”
  琼华无奈之下,只得退了出去。
  ……
  因顾谨行册立世子一事,沉寂已久的吴氏宛如焕然新生,满脸喜气地进了正和堂。笑吟吟地给太夫人行礼。
  太夫人也是满脸愉悦,精神极佳,随口笑道:“怎么只你一个人来了?崔氏人呢?”
  吴氏答道:“我已经和谨行说了,此次酒宴之事由我来操办。崔氏好好照顾俊哥儿就行了。”
  太夫人笑容一敛,看向吴氏:“谨行他们夫妻两个闹意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还没和好?”
  吴氏下意识地撇撇嘴:“还不是崔氏不好。谨行脾气好,一直让着她,倒惯得她越发骄纵不知进退。难道凡事都要谨行顺着她让着她不成?”
  太夫人冷冷地扫了过来:“行了。他们夫妻之事,由着他们自己解决。你别从中搅和挑唆。”
  她什么时候挑唆了?她说的明明都是实话!太夫人一直向着孙媳,对她这个儿媳却处处挑剔不满。
  吴氏满心委屈,却不敢多说,点头应下了。
  太夫人略一思忖又道:“既是谨行点了头,此次的喜宴便由你来筹备操办。现在还是国丧期间,行事不宜张扬,你操办酒宴注意些分寸。”
  这一两年,崔珺瑶行事确实有些浮躁,也确实该给她一个教训,让她认清自己的身份。
  得了太夫人首肯,吴氏精神一振,忙笑着应道:“儿媳一定要尽心尽力操办喜宴。”
  ……
  自顾莞琪离京后,三房的顾海方氏两人便未曾展颜。今日这道圣旨,令夫妻两人有了久违的笑容。
  “老爷,谨礼这般年轻,便进禁军当差,会不会有些太过高调太过惹眼了?”方氏既欢喜又有些忐忑。
  顾谨礼比顾莞琪小了一岁,过了年十七。这个年龄便进禁军当职,显然早了一些。也显示出天子对顾家的恩宠。
  顾海挑眉一笑:“这是天子圣旨,高调扎眼也没办法。你也别太过忧心,谨礼年龄不大,性情却遗传了我的沉稳,又有帝后撑腰,在宫中无人敢欺,不会吃亏的。”
  方氏忍不住笑着啐了他一口:“亏你有脸自夸!你算什么沉稳!年轻时候便是个风流张扬的脾气,如今也没改。谨礼也像足了你年轻的时候,跳脱淘气,我哪里能不担心。”
  顾海被妻子调侃也不生气,低声笑道:“总之,你别担心。皇上已经下了圣旨,这官职不是我们求来的,我们坦然受之,皇上和皇后娘娘心中也会觉得好受些。”
  方氏先是点点头,很快又叹了口气:“莞琪之事,本也怪不得皇上和娘娘。现在倒是闹得他们心中有愧。”
  天子这般大张旗鼓地显示对顾家的恩宠,显然也有弥补之意。
  “你心中有数就好,对外不可显露半分。”顾海张口叮嘱:“过两日,府里就要为谨行举办庆贺酒宴,亲眷好友都要登门道贺。你言辞一定要谨慎,绝不能让人生出疑心。”
  方氏应了下来:“放心吧!我自会谨言慎行。”顿了片刻,又低声道:“听说此次喜宴,是由大嫂操办,崔氏并未沾手。”
  内宅之事,顾海很少过问。听闻此事,反应也很淡然:“谨行这般行事,自有他的道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