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嫡长子> 第35节

第35节

  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主子先赢在起跑线上,但是无奈,当时怎么看自家主子的情况都不如同时期的席家大少爷。但是渐渐的,青睢和青佲就发现自己错的离谱,自那之后,他们就一直忠心耿耿的跟在沐彦卿身边,一直到现在,他们已经成为沐彦卿身边最受重用的护卫,替沐彦卿处理着各方面的事情。
  打了两刻钟拳,沐彦卿带着青睢走回院子擦洗换衣,然后进入书房开始习书。
  比起外面,书房里更是燥热,沐彦卿一进门就皱了皱眉,木顺赶紧端来了几盆井水,虽然没有冰盆吸热快,但到底更健康一些,慢慢开始的凉爽也更让人舒服。
  沐彦卿一旦进入状态,外界的一切都渐渐离他远去,就比如现在,他全身心都在书册之上,其实,沐彦卿的记忆力很好,几乎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沉下心去领会,总有不一样的见解,他喜欢研究这些,所以也不感觉枯燥。
  卯时正,外面的天儿已经大亮,合福堂那边就有了动静,又这样过了半个时辰,正院那边有了声响。
  合福堂住着的是老太太郑氏,嫡长子养老是传统,沐家自然也不会例外,不过因着这些,大房这边就得时不时和二房三房打交道这方面有些恼人就是了。
  其实十年前,沐彦卿一家要搬来榆钱胡同的时候,郑氏并没有跟着,说是陌生的地方住着不习惯,反正住得近想看就能来看看云云,总之有很多借口,说到底还是挂念二房和三房。
  不过虽然郑氏是想帮衬二房和三房,吴氏和纪氏却并不这样想,要知道在之前分家的时候郑氏手边的银子已经兑给了大房,现在她手里虽然还握着自己的嫁妆,但是这些不到万不得已郑氏不会撒手,这样的情况之下吴氏和纪氏当然会觉得郑氏是个累赘。
  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这么个想法,就无法在遏制,于是只要大房回老宅看望郑氏,吴氏和纪氏就在一旁旁敲侧击,大房自然是过耳就忘,不然还能怎么办,老太太自己不想走,他们难道还能强制不成?
  然后就这样过了几年,一直到三年前的中秋节,同样的事情再次上演,事情闹得有些大,郑氏终于松口要过来榆钱胡同同大房一起住,怕老太太出尔反尔,当日晚上沐世规就领着沐彦卿把老太太接了过来。
  大概是因为之前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搬到榆钱胡同之后,过得非常舒心的老太太总算是想清楚了,所以老人家现在对儿女是诸事不管,只要事情不闹到她眼前,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不知。
  沐彦卿觉得老太太这样的状态不错,总归她还有三个儿子在,现在来看是一个比一个有前途,怎么也饿不着她,人老了老了何必管那些烦心事,自己过的开心就行了。看现在不就挺好的,整天乐呵呵的,自己舒心,儿女也放心。
  正院住的自然就是沐世规和薛氏,即使过了十年,他们夫妻两个感情还是一如既往,现在沐彦卿是很不愿意单独杵在爹娘之间,这样他老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偏偏沐世规和薛氏不自知,所以一遇到这样的时候,沐彦卿就躲。
  卯时正,太阳已经开始炸眼,沐府终于摆上了早食。
  沐彦卿现在已经算是个半大小伙子了,不过每日的早膳,他还是陪着祖母母亲一起用,总归平常家里也就他们三个人。
  沐彦卿到合福堂的时候,祖母和爹娘已经上坐了,“祖母,爹,娘,”沐彦卿行礼问安。
  “快坐下用膳吧,早上起这么早,腹中恐怕早已经空了,”郑氏赶紧说道。
  “孙儿已经习惯了,”沐彦卿笑了笑,依言坐下。
  “今日要去先生那儿?”薛氏给儿子加了一筷子千层饼,关切的问道。虽然时间已经悠悠过了十年,但是薛氏却一点都不见老,怎么说呢?薛氏无疑是幸运的,她身边有爱她的夫君,不用大费心的儿子,和现在尤为好说话的婆母,总之她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生活的女子看着自然是要比她的实际年龄年轻一些。
  “嗯,昨日先生没说不让过去,想来今日有时间指导我们,”沐彦卿应道,孟先生今年要为明年的春闱出试题,选拔人才是朝中大事,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先生忙得很,几乎每日都要和国子监的监生夫子们商议试题,根本无暇顾及他和席瑜。
  因为知道这个情况,所以薛氏才有此一问。
  “在家也好不在家也好,这做学问也要懂得适可而止,看你这半年来都瘦成什么样儿了,赶快吃些东西补补,”郑氏把鸡蛋羹给长孙推过去,心疼地说道,大孙子这半年来为了准备科举考试可以说用尽了心力,让她这个做祖母的看了心疼的很,这孩子太懂事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祖母,我只是长得快了些,”沐彦卿无奈,其实他并没有消瘦,主要是这半年来他的个子蹿高,营养一时之间没有跟上而已,慢慢就会好了,这事儿他已经解释了好几次,但是祖母她老人家还是固执己见,到现在他已经没有了解释的**,反正老人家也不会听,总之就听长辈的把东西吃了就没事了。
  “科举之事,切不可功利心太重,总归机会多得是,你和阿瑜都还是第一次,要抱着不中的心态去才行,”沐世规说道,每年这么多学子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中试的不也只有寥寥几人,所以也不能太苛求自己。
  “我知道,”沐彦卿三两下把鸡蛋羹消灭掉,含糊的回道。
  早膳之后,沐彦卿出发去孟府,他们现在住的更近了,所以都用不到半刻钟,他就可以从自家的书房赶到孟府的书房。
  沐彦卿看着时辰出发,出了门却并没有直接进孟府,而且靠着自家墙壁开始发呆,看状态应该是在等人。
  毎多大会儿,榆钱胡同口和往常一样,出现了一个少年。少年一袭杏白镶金边的衣袍,发髻用一根木簪子固定,自带一种灵动气质,让人一看就陡然生出好感,总之是和沐彦卿的冷然很不相同的一种魅力。
  “我过来了,进去吧,”少年笑着说道,然后伸手搭上了沐彦卿的肩膀。
  这少年自然就是席瑜,经过岁月的历练,当初那个欢乐爱笑的席瑜到底是好好的长大了,至少,在外人眼里他是好好的长大了。
  “你今日比往常要早一些,”沐彦卿陈述事实。
  “铺子那边出了些事儿,我今日早起去看了看,事儿办完救过来了,”席瑜解释道。
  “铺子出事了,没有什么大问题吧?”沐彦卿皱眉问道,铺子也有他的一份,既然说到了这里,他自然是要问问的。
  “没有什么大事,不过是有几个看不过眼想搞事儿的罢了,”席瑜淡淡的说道,显然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沐彦卿也稍微放下了心,他们现在所说的铺子名曰‘明月斋’,是三年前他和席瑜合伙开的胭脂铺子,本钱是双方长辈的资助,盈利亏损都五五分成,本来他们就想试试看,没想到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这样说有些虚,应该说他们是有野心的,但是收获甚至在他们野心期待之上。
  三年前,沐彦卿和席瑜都还是半大少年,每日大部分时辰都跟在孟先生读书,但其实孟先生平常并不喜欢拘着他们,相反,要是他们整日的坐在书房,孟先生还会往外赶。
  这样的情况下,师兄弟俩就筹划着做些什么,少年意气,自然说什么做什么,风风火火的,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担心,短短两日的时间,他们就找好了铺子,不大,但是地界还不错。
  这时候,他们才想到自己并没有筹划好具体要干什么,苦恼了几日之后,最后沐彦卿敲定了注意,有道是姑娘太太们的银子最好赚,这在哪朝哪代都是不变的道理,然而,他们在观察了京城各大街的情况之后发现,胭脂水粉铺子杂糅,成衣布匹要有货源,总之哪个都不好做。
  不过,沐彦卿随后就发现京城的胭脂水粉铺子虽多,但这质地却实在不怎么地,粉扑在面容上跟抹了一层白面似的,就算是贵的离谱的粉也不例外,跟后世的裸妆效果实在没法比,这样的情况之下,沐彦卿着手开始研究较为高级的胭脂水粉。
  沐彦卿虽然是个男子,但是到底有着前世的经验,再加上前世他练习丹青,对调色这方面的事情精通的很,成名之后,为了调出想要的颜色,没少接触胭脂水粉,总之对这方面不算陌生。
  然后,历时多半个月,沐彦卿这边出了胭脂的成品,给府上的丫鬟婆子试用之后,都是夸赞连连,就是月俸并不高的丫鬟也过来偷偷打探这胭脂能在哪买到,而且言下之意能出的价位超出沐彦卿的想象。
  因为各方面反馈的效果还不错,在席瑜定做了一批胭脂盒之后,沐彦卿和席瑜的铺子正式开张了,铺子被命名为‘明月斋’。因为方子只有沐彦卿一个人知道,所以这东西产量不算大,索性刚开始他们就想试试水,因着之前丫鬟问价一事,沐彦卿给这盒胭脂定了一个天价——二两银子一盒。
  第59章 十年(下)
  二两银子一盒的胭脂, 就算是在寸金寸土的京城也已经是高价了, 对于他们这样新开的铺子来说更是定了个天价,毕竟巴掌大的盒子, 实在小巧的很。
  沐彦卿和席瑜自然是没有闲工夫日日在铺子里守着的, 所以他们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掌柜,当他们把定价告诉掌柜的时候,掌柜几次欲言又止,想说就算是京城顶有名的春芳阁, 很大一部分胭脂的定价也都在二两之下。
  不过, 沐彦卿和席瑜忙得很,吩咐完之后匆匆离开了, 根本没有时间听掌柜多说。
  回头, 师兄弟两个就跟着孟先生去了保定, 等他们再回到京城的时候,被家里人告知掌柜已经过来寻了他们好几次,忙的团团转的师兄弟这才想起他们已经开始经商了, 掌柜这么着急,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
  这样想着, 师兄弟急急忙忙赶去明月斋, 紧接着就被吓了一跳。明月斋大门紧闭, 但是外面站着不少丫鬟打扮的人, 沐彦卿和席瑜对视一眼,均是疑惑,不知道她们是干什么的。
  好不容易挤进铺子, 见到掌柜的之后他们才明白事情的始末,原来这都是奉自家姑娘夫人的命令,在此等着铺子开门要买胭脂的人。据掌柜说,胭脂在铺子里整整两日就卖出一盒,他都有些灰心了,但是到了第三日,铺子开门没多久胭脂就被抢购一空了,自那之后每日都有很多人过来打听什么时候还能补货。
  掌柜的语气很急,恨不得立刻就能从主家手里拿到货,但是沐彦卿和席瑜却镇定的很。
  虽然想着只要品质够好,明月斋的胭脂一定会受欢迎,但是能受欢迎到这个地步,倒是超出他们两人的想象,这样的情况让沐彦卿和席瑜有了很大的信心,觉得此事确实可行。
  既然有人买,那这铺子就可以开下去,师兄弟两个经过热烈讨论,觉得与其一直这样小打小闹,倒不如憋着劲儿搞一炮大的。但是他们两个是没有这个时间做这些的,想也知道平常时候的小打小闹,先生那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耽误功课就什么都好说,但要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经商之中,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执着于科举考试的先生能乐意才怪,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志本不在经商。
  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就需要合伙人,这商场如战场,明显易躲,暗箭难防,丝毫马虎不得,他们师兄弟实在没有那个精力可以一心二用,所以他们需要一个聪明有野心而且值得信任的人站在前面替他们处理这所有的事情,眼前的掌柜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从这一件事情和现在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他只能守成根本不能追逐更高的成就,这不是他们想要的人。
  然后,沐彦卿就想到了他的表兄——薛朗,现在的薛家两房可谓是两极分化严重,大房一直顺顺遂遂,薛记在大老爷手中发展壮大,薛家现在殷实的很;二房磕磕绊绊不说,一直都在瞎折腾,到现在没有置办什么家产,就连当初分得的也没有守住,可以说过得比较拮据。
  薛老爷子和老夫人跟着长子颐养天年,大房过得算是风生水起,虽然明面上是薛家大老爷当家,但是要说其中没有大表哥的手笔,沐彦卿是完全不信的,明眼人一看就能看的出来,薛记现在的发展轨迹和方向是保守的大舅父想都想不到的,更别提做了。
  席瑜对沐彦卿向来放心,三人约在一起说了这事儿,薛朗安静的听他们说完之后,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应下了这个邀约提案,这速度之快就是沐彦卿也没有想到,于是出了酒楼,明月斋的分成就变成了‘四四二’的比例。
  自那之后,明月斋所有的事情就移交到了薛朗手里,有了平台,薛朗很快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眼光和能力。
  因为他们的做的就是胭脂水粉的生意,想也知道方子保密很重要,但是要开铺子,产量自然要提升上去,单靠沐彦卿一个人,就算是加上身边的人好了,也不能支撑一间铺子的需量,而且按照他们的想法,未来他们可不仅仅只有这一间铺子。
  交给外人做他们自然是不放心的,沐彦卿提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步骤分开,一拨人负责一个步骤,从培植花草开始,一直到最后的装盒,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只知道自己经手的这一个步骤,这样一来不进提高效率,也能保密方子。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顶好的法子,但是一直到三年后的今日也才刚形成雏形,主要是当时他们铺子刚开,根本没有这么些需求,而且前期的时候,他们囊中实在羞涩,也根本实现不了这个设想。
  所以那一段时间,铺子里的胭脂水粉还是靠沐彦卿,之后席瑜又从牙婆子那边买来了一批奴仆,专门挑一家三口买的,手里握着他们一家的卖身契,也杜绝了他们产生异心得可能,有了这些人的相助,沐彦卿只需要在其中调和,速度自然也就上去了。
  渐渐地,明月斋在京城就打出了名堂,尤其是在年轻的小姑娘之间流行开来,胭脂上色自然,各种粉粉质细腻,扑在脸上自然的很,总之和之前那些都不一样,受欢迎也是理所当然的时候。
  有了名气,也引来了财气,明月斋自然也成为了一部分人的眼中钉,这同行是冤家,被抢了生意,没人会高兴。一段时间内,明月斋经常出现搞破坏、捣乱的二流子,一次两次的还能忍,但是次数多了谁还没有个小脾气,有次席瑜正好遇到这些人,他没跟人客气直接把这些人扔进了大理寺的大牢。
  到了大理寺,可就到了席瑜自个的家了,现任的大理寺卿是席勤,掌管整个大理寺,直接听命于当今圣上。虽然这样的小事本来不需要大理寺出马,但是席瑜也不是全然无理取闹,大理寺的这些人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之后,去明月斋找麻烦的人就少了,毕竟‘民不与官斗’的观念自古就有。
  没有阻拦的明月斋发展壮大,尤其这两年,单单是在京城已经有了三间铺子,且都是在街道的中心地段。胭脂水粉的花样也逐渐增多,当然这就不是沐彦卿一个人的功劳了,普通的胭脂水粉他可以试着研究研究,其他的他就不精通了,不过因为见识的多,他可以提出设想。
  现在的明月斋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它有丰厚的财富去尝试沐彦卿提起的设想,成功的几率自然是极大的,明月斋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京中女子逛街之首选。
  今年年初,薛朗又有了新的筹划,准备把明月斋开到外地,其实在外地开铺子并不好操作,毕竟人生地不熟的,不还有那一句话——强龙难压地头蛇,这到了别人的地盘不受欺负才怪。
  不过保定还好,先生在保定住了大半辈子,认识的人自然不少,而且沐彦卿和席瑜的四师兄欧阳湛在保定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这次过去指定吃不了亏。
  总而言之,现在的明月斋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在不久的将来,它还会有质的发展。
  不过这些自有薛朗和其他一些人负责,他们两个最近这段时间还是应该把心思放在科考上,先生那边可是看重,他们要是不放在心上,先生肯定得发飙。
  “铺子的事情先放一放,最近这段时间收收心,不要再管那些,要是被先生发现,指定又要受罚,总归还有表哥在呢,”沐彦卿说道,其实他还有其他想说的,但是想了想有没有说出口。
  “嗯,我知道了,下不为例,这次是因为朗哥去了保定我才过去瞧瞧的,”席瑜笑着说道,表情和往常一样。
  听到席瑜这样表示,沐彦卿没有再说什么,阿瑜向来说到做到,既然他说了他就信吧。
  师兄弟两个边说边进孟府,现在他们进府已经无须有人领路,在他们眼里这就跟他们自家一样,和青山他们打过招呼,师兄弟径直走向书房。
  “先生,”两人站在门外唤了一声。
  “进来,”书房里传来了孟先生的声音。
  两人推开门,一前一后进了书房,孟先生正做坐在书桌后面的太师椅上看书,看到他们两个进门还笑了笑,口中说得话却不客气,“我近日可是已经与别人说了,我两个学生今年要参加秋闱,你们两个可我争气些。”
  秋闱,就是乡试,考中之后就是举人,乡试每三年一次,今年为正科,乡试之后,正巧可以参加年后的会试,总之一点都不耽搁。
  其实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有人怂恿沐彦卿和席瑜他们下场试试,就是李、徐二位师兄也说可以一试,但是孟先生一直没有松口,一直到去年,先生才让他们从县试开始往上考,他们一路考到了府试,排名自然都是不错的,师兄弟两个囊获一二名,当时在京城之中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都是盛赞孟先生名不虚传。
  也有人把沐彦卿和席瑜与王麟之相比,有说这两人青出于蓝,毕竟王麟之的家世给了他太多的便利,这两人的家世差着好些也走到现在了;也有人说根本比不上,想当初王麟之可是一枝独秀,从翩翩少年到年及而立,一直都是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这可不是寻常人能比的。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不管怎么说吧,人们对他俩参加科举能取得好成绩充满期待。
  “定不负先生所托,”两人同时回道,这倒不是自负,他们两个自小跟在先生身边,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一朝一鸣惊人,他们自然也想为自己负责。
  孟伯泀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看不上那些一昧的谦虚,在足够的实力面前,其他都是浮云,他相信这两个小弟子在这次秋闱中一定会有亮眼的表现,毕竟这些年来这两位学生的表现,他可是都看在眼里的。
  得,师徒三个想到一块去了,怎么说呢,这两种相同的反应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其师必有其弟子,师父满是自信,弟子也没有丝毫的谦虚。
  “行了,今日我给你们出了题目,去那边写一篇策论给我,”孟先生指了指一边的书桌。
  两人点了点头,各自走向自己的座位,这个书房是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待的地方,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那地方的空间越来越小,现在就连书架也为他们让了地方。
  书案上摆着一张宣纸,上面仅有两个字,——民心。
  想也知道这就是先生为他们出的试题,两人没有说话,默契的开始磨砚、铺上宣纸,然后执笔构思。这样的练笔,近几年来几乎每隔几日就有一次,到现在的他们已经完全习惯这个节奏。
  这做文章,都是有自己的习惯的,有人喜欢一鼓作气,直接在宣纸上挥毫泼墨,也有人喜欢先构思清楚再动笔。沐彦卿和席瑜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而且与性格很不一样的是,席瑜是要把自己的构思一条一条列出来的那个,沐彦卿则是看到题目有个思路,提笔就写。
  这两种方法本没有对错,孟先生从没有没有要去自己的学生非得怎么样,所以到现在沐彦卿的习惯都没有改。
  孟伯泀看了一眼静心做文章的两个学生,慢悠悠的开口,“这次你们可要尽力才行,两年前就有人说让你们下场,我都压下没让你们去,这多留两年,你们还发挥不好外人该怎么说我这个老家伙。再说了,为师可是科举考试最后一场的出题官,要是你们连最后一场都撑不到,我这老脸都没地方放了。”
  话虽然是这样讲,但是孟先生的表情还是淡淡的,甚至黏在书本上的眼神都没有抬起,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出他根本就不在乎他所说的那些。
  “先生,您就放心吧,彦卿肯定没问题的,”席瑜自信的说道。
  孟先生抬头看了一眼席瑜,心塞的很,要是席瑜有信心的对象是自己,他会更开心的。
  “我对阿瑜也有信心,”沐彦卿温和的说道。
  “我对你们两个都挺有信心的,”孟先生悠悠的看了一眼耍宝的两个弟子,悠悠的说道。
  沐彦卿和席瑜不说话了,继续低头书写,他们几乎立刻就进入了状态,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的慌乱,显然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