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晚明霸业> 第861章 回京3

第861章 回京3

  除非将大量的真金白银存入银行体系,否则在大明谁也搞不到纸币,而且现在的情况是,大明的纸币非常紧缺,外面的人就算是想将银子存入银行,银行也不一定收你的银子。
  “会首赶紧想想办法,咱们这群人没有银子赚是小事儿,但总不能让百姓们没有盐巴吃吧?人没有盐吃可是会造反的啊!”
  盐商们嘴上说的都是大义,其实心里还是想的自己的好处。
  因为最近这段时间,他们被皇帝搞得仓皇不安,几乎每一天都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
  王世元是崇祯朝进士出身,因为在朝中又不少关系,所以在两淮算是相当有实力的盐商,如今新皇临朝,他早就想退出江湖,坐拥巨大的家业,享受剩下的人生,亦或是追随皇帝的脚步,开拓新的事业。
  可是万事不是这般遂人心愿的,能将盐巴生意做那么大,在朝中和地方肯定有巨大的人脉,如今不是他想不想做盐商的问题,而是很多人要他必须做的问题。
  所以此时的王世元就算是身无官职,也被众多盐商推举为会首,不仅仅没有什么实权,而且是个相当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因为此事,我也找过府尊,可府尊大人说他人微言轻,也无可奈何。连府尊大人都这般说了,我们又能怎么办?”王世元叹息一声说道:“我家现在也是收购些零零散散的盐皮罢了。大家若是真的聪明,就赶早想办法,盐商不是一条好出路了。”
  “咱们世世代代做盐的生意,岂能说换行就换行?”
  “对啊,家族时代积累是这般就轻松能放弃的吗?”
  “陛下不通经济民生,国家势必要出大乱子的!”有人恶狠狠的说道。
  王世元看了那人一眼,道:“此事还是急不得,且等一等。国初时候发行宝钞也是一样值钱。用不了多久,宝钞泛滥,自然价格就贱下来了。我看倒不用太过着急拿银子去换。”
  众人听了,纷纷道说:“终究是进士老爷有见识,如今钞厂日夜赶造纸币,票面越来越大,多半以后要成废纸一张。”
  王世元安慰了众人。正打算扯些闲篇,突然看到花厅外人影晃动,却是自己的儿子王锡山在外面打探。他道了声得罪,快步走了出去。王锡山见父亲出来,连忙上前就要说话,却被王世元拉住,一路走到后面书房方才放手。
  “大人,南京那边已经有了消息。”王锡山抑制不住脸上的兴奋。
  虽然南直隶已经分成了安徽、江苏两省,应天府也改了江宁府,但人们习惯上还是称江宁为南京。
  王世元悠悠道:“多大的事体,这般没有城府!”见儿子面露愧色,他才又道:“江宁那边怎么个说法?”
  “这回走到了江南镇守太监的门路。他愿意出面为我家存五百万两的银子。不过,他要咱们家盐业公司一成的干股。”王锡山道。
  王世元面色凝重,双眉紧蹙,道:“一成啊。”
  “大人,儿子以为还是上算的。”王锡山道:“如今几大盐家都没有纸币在手,若是我们能有五百万两钞票进货,不说两淮盐,怕不是北直、山东盐都能吃下来?”
  “你道为父是舍不得银子么?”王世元不满地看了儿子一眼:“我实在是担心跟内官勾结会招来忌讳。尤其是这盐业,天下谁都知道这是座吃用不尽的金山,却没看到这金山上刮的不是风,是刀子!”
  王锡山并不觉得自家做得生意有太大风险,颇有些不以为然。
  王世元摇了摇头,心中暗恨:若不是我就这一个儿子,真恨不得扔出去让他自生自灭!
  “我与你说了多少次,走门路,送好处,与人结交,这些都是小商小贩做的事。”王世元恨铁不成钢道:“要想做个豪商,眼光不能放在这上面!定要做得眼界通天,胸怀天下才是!”
  “大人,这回事体本就是陛下不满咱们没给好处……”
  “放屁!”王世元重重吐出两个字:“你这眼界就跟那些庸才一样!”他说着指了指花厅方向,
  又道:“这些年来,陛下什么时候讨要过银子?他都是直接动手抢的!晋商在张家口数代人的积蓄,他说抢就抢了。咱们与晋商并举,世人称我‘内商’,还不如山陕的边商有势力呢,他为何不抢?”
  “大人不是说,一旦他抢了咱们,两淮会乱么?”王锡山弱弱道。
  “他真怕乱么?”王世元反问:“真乱了咱们又有甚好处?这其实就是麻杆打狼两头怕的事,自己心里有个底就行了,别真当拿住了人家。”
  “那大人的意思是……”王锡山心下有些不耐烦。
  王世元靠在四出头的官帽椅上,抬眼看着顶梁,思索良久方才道:“南京的门路不要也罢,咱们看看陛下是想让谁做盐业生意。”
  王锡山心中颇有些委屈。南京那边是自己好不容易才走通的门路,本以为拿到了这五百万两纸币,会得父亲刮目相看,谁知父亲并不领情,反倒还有些责怪。
  王世元不敢动,其他的人却未必不会这么谨慎。
  王之心既然能对郑家开口,自然也能对其他盐商开口。他也的确有开口的能力,因为陛下已经内批了江南钞厂的项目,要在江宁寻址开厂。如此一来,钞票还不是滚滚而来?
  这种用纸换银子的事,换给谁不是换?银子上又不怕有盐卤味。
  王世元也有意无意地推动其他盐商先去试水,只要摸清了陛下出牌的套路,日后有得是赚钱的机会。如今这点小小损失又算得了什么?
  很快,试水的人果然踩进泥淖之中。
  一支非边非内的奇怪公司横空出世,一共只有十万两注册资金,股东名册却比好几部大部头还要厚。任何一个有点阅历,都能看出这就是个“会”,全都是小户人家聚在一起。
  正是这个小户人家聚拢起来的小公司,从盐城盐厂拉走了新政实施以来最大的一笔食盐——三十万斤!
  朝廷下发的食盐出厂价是粗盐每斤八钱,精盐每斤二十二钱,合银二分二厘。三十万斤全算精盐也不过六千六百两,并不出奇。出奇的是,这家名为“安康”的盐业公司在盐城买了三十万斤,同时还在淮安府其他盐厂买了不下十万斤的盐。
  再后来,更有消息传说:安康盐业在浙江舟山也收了数十万斤盐。
  非但本钱雄厚,而且魄力极大,大有将东南盐市一口吞下的气势。
  王锡山是资历尚浅,接掌的产业都是明面上的生意。王世元却是深知盐业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和气生财。整个大明,只有皇亲宗室、宦官外戚才有资格转卖盐引获利。下面的盐商如果只做正经生意,早就饿死了。
  所以走私是常态且不说,半道上劫盐偷盐、杀人灭口,这些事几乎贯穿了整条产业链。甚至专门有盐商豢养了一批亡命之徒,对于那些异地贩盐不守规矩的人,绝不姑息手软。这就是后世所谓的盐帮,其首领则为“盐枭”。
  唐末时的黄巢、元末时的张士诚,皆是此中人物。
  包括王世元在内的大盐商们,暗地里谁不是盐枭?就算明面上不敢跟安康一争长短,暗地里难道还不会使些手段么?尤其是大明运盐的几条官道、水路,对盐枭们来说简直与自家庭院一样熟悉。
  “盐车来了先不要急。等我举火为号,弟兄们再一起上!这回上头说了,不留活口,有多少盐都是咱们弟兄的跑腿钱!”脸上带着刀疤的亡命徒压着嗓音,目光似乎穿透了黎明的薄雾。
  “听说了么?前几日有人劫安康号的盐车。”
  “谁还不知道?早些日子就有人放风了,说安康的盐车过不来,盐价要大涨。”
  “啧啧,他们还真动手了。”
  “死了三十多个,还逃了两个。”
  “是啊,尸首排了一长地!”
  “咦,我看着安康号的盐车进城的呀,没被劫啊!”
  “被劫了……只是死的不是他们,是盐狗子……”
  ……
  建兴三年,七月中,两淮各盐厂都有不同程度的丰收。安康公司也随着一次次的“被劫”而名声鹊起,现在就算是再白痴的人都能看出这个公司背后的力量到底有多强硬了。换了别家盐号,怎么可能每次运盐都能碰巧遇到巡检司和精锐军巡查拉练、随同保护?
  王锡山正襟危坐,身子随着马车的颠簸而微微晃动。他不得不为父亲的深谋远虑而折服,金陵镇守太监那边果然出了事,其本人被捉拿回京,听说发配上林苑种菜去了。送给太监股份的盐商则问了行贿罪,举族流放辽东,子子孙孙都别指望回来了。
  都察院的御史不知哪里听到的风声,说是王家于镇守太监有关联,发票拘问。
  总算王世元是进士出身,不能用刑,又一口咬定是王之心索贿未遂,自己本分经营,不敢做出结交内侍的事来。御史实在查不出证据,才放过王家一族。
  王锡山还来不及庆幸,父亲大人所说的“新盐商”就渐渐浮出了水面。仗着自家的底蕴,王家总算找到了安康公司的大掌柜,柴雍。
  安康公司注册在徐州,总号自然也在徐州。作为曾经的重镇,现在徐州城外已经没有了遮天蔽日的旌旗。许多空出来的营房也都被官府收回安置流民。
  王锡山在经过了四天的长途颠簸之后,终于见到了这位丝毫看不出雍容的掌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