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国势> 【第239章】离岸平衡(6)

【第239章】离岸平衡(6)

  蒋方震接过何峰的话茬:“我们的士兵,大多数是没有文化基础的文盲,经过几年部队夜校,仅能够掌握粗浅的一点见识,不仅不够,而且时常受到这样那样的冲击;我们的士官队伍,仅仅是依靠经验主义才形成的,不懂得如何在新战术、新形势下创造性地运用;我们的初级包括很大一部分中级军官,没有受过成体系的正规军事教育,甚至于接受了士官教育便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军官,虽然个人能力实实在在在战争中得到了锻炼,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高级军官,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比如像萨镇冰这种宿将),都还很难够格,锐气逼人,沉稳与经验欠缺……我们靠了这样一支队伍,敢打敢拼,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固然与我们的拼劲分不开,也与敌人对我们的轻视有很大关系,有一些侥幸成分在里面。今后,侥幸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小,唯有进一步加强正规化教育,提升人才素养,才是从根本上强军的基础。”
  宁武也道:“从欧战的进程和经验教训来看,已经进入了僵持的阶段,所谓的速决战、速胜论已经破产,目前的形势就是拼消耗、拼国力,这一点在一年前还看不清,在一年后就看得清清楚楚了。我们进行战争决策,必须依靠国力分析,大总统原来有一句话‘弱国就要挨打’,这句话到了现在,就有了切实的基础,所以,我想今后谈军力,谈国力,不但要看我们已经有什么,还要看我们能够在短时期内能提供什么。这次中日冲突,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辽阳实业在鬼子的炮火下还在忘我生产,产品源源不断地直接拉上了前线——我们与小鬼子拼,拼意志、拼气力,但最后也要拼实力,没有这些弹药物资,没有后勤保障,这场战争是拿不下来的,也不会有后来的辽东大捷。因此,我坚持认为,国力就是军力,国力更是军力。我们搞建设,发展经济,特别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装备、重化工、重金属行业,其实就在促进国防建设。如果要谈建设,首先就是要发展重型工业。”
  这一圈话下来,虽然带兵的老总讲了七七八八,但文官系统都是听明白了。军队并不反对建设,但是,军队认为,国家主导,采用财政或者别的手段加以发展的经济,应该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是有重点,突出战略取向的,或者干脆就是——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各类基础工业、重型工业,与民众生活关联最多的轻工业等不是说不发展,而是说,应该用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去发展,政府财力,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大事——不在于短期盈利。
  这一点,熊希龄、周学熙等人显然是要持保留意见的,因为轻工业、民用工业可是来钱快、利润高的短平快项目,重型产业虽然产出率高,但毕竟受制于时间和范围,有很大的影响。可一班将帅在那里说,秦时竹等人只是微笑着不语,难道说,这已经是提前沟通好的?
  轮到秦时竹表态的时候,下面已经说得七七八八了,其实,两派的意见已经是比较清晰了,一派要求进一步扶持重型工业,说白了,就是继续打造北方实业的强大实力;另外一派则是认为应该加快发展民用工业,造就一大批资本家和产业工人,不反对北方实业的发展,但在国家财政政策上,应该抓小放大,让北方实业自己扑腾去。
  秦时竹曾经私下对葛洪义道:“怪事年年有,最近格外多,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有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接着现在又有了军工产业集团寡头同盟,我怎么觉得事情都如此搞笑……”
  “这是特殊的产业怪胎,也是现实条件下的唯一选择。”葛洪义也为此而头疼——寡头集团很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腐败和其他不法行为,现在北方实业控制在穿越7人组手中,有国家权力作为威慑,下面还不敢乱说乱动,再加上北方实业的国策公司地位,一切都是天经地义。可以后……他有时候都忧心忡忡,不敢继续往下想——四大家族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在穿越组召开内部秘密会议,讨论经济政策时,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四大家族窒息民族工商业的那些陈年往事来——在竞争性行业,难保北方实业不利用特殊地位和手段谋取特殊地位,哪怕北方实业自己不动,下面主政的官员也会变着法子揣摩上意加以讨好。
  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腐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不是体制化、制度化、习惯性的腐败,那就有办法克服,否则,便只有自我堕落一条不归路。
  秦时竹开口道:“这个经济方针,我先说个前提。发展民用工业,不是不行,用政府财力进行扶持,也不是不行,但是……诸位,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北方实业也转产民用,谁做得过?”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事实上,北方实业又不是没有玩过民用工业,自行车、灯泡等各种各样的民用工业,原先都是北方实业率先捣鼓出来的,只是后来一心一意朝重型化方面发展,缩减甚至变卖了民用工业的资产,到了现在才变成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模样。
  没有人敢说“可以专门制定规则让北方实业不得介入”这样的话,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违反价值取向。从北疆革命到中日冲突,北方实业是国防军幕后最大的功臣,有枪有炮、有粮有饷全都靠了北方实业的支援,如果这样立下汗马功劳的企业被排除在国家支持政策之外,今后还能指望谁?
  但是,北方实业已经是个巨无霸了,再进行扶持,恐怕对于整个经济结构都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事情。
  “我提三条意见,你们斟酌……”秦时竹对众人的反应表示理解,“第一条,国家资源投入经济建设,主要面向基础产业,高精尖产业以及其他与国计民生密切关联,必须有大型企业承担的项目;第二条,北方实业在接受国家资源扶持后,不得介入民用的、竞争性行业,不得利用自己的政策优势扶持或者间接帮助他人参与竞争,获取非正当利益;第三条,由财政部、审计署、监察局组建精干小组,派驻北方实业进行稽查,主要负责经济方面的问题,对岑总长和葛副总理直接负责。”
  岑春煊不好表态。
  葛洪义笑道:“我本人是北方实业的股东,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北方实业的整体监督。道理很明确,北方实业如果有人上下其手,为非作歹,首先便是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这样下来,果然便是迎刃而解了。
  禹子谟插话道:“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你说。”
  “把北方实业国有化。”
  “国有化?”
  “是。如果北方实业本身就是国家产业,现在诸位不至于为是否进行国家扶持而煞费脑筋了吧?”
  “国有化是个思路,但不是好思路。”葛洪义明确表示反对,“清廷以前办企业,搞官督商办,结果没有一个弄得好的,国有化以后,谁来保障国家的权益?不客气地说,是人人得而有之,无人具体负责之……”
  用不着和这帮老官僚扯一通国有企业弊病的话,对于官办企业,他们远远有比秦时竹更为深恶痛绝的观感。岑春煊就摇头:“好不容易办起了北方实业,可不能再让国家给毁了,国有化,我不赞同,不给北方实业政策扶持,我也不赞同,但是,北方实业要为国家拿出更多的钱来!要更多报效国家,但这个钱怎么弄,要有道道,不能乱来……否则,一方面害了北方实业,一方面害了国家,最后归根到底是老百姓遭殃!”
  “第一,不能加税,但是要加强征收环节的监管,否则,会窒息全国工商业的发展;第二,管制层面的特殊政策造就北方实业特殊利润的,应该缴纳特别税;第三……”秦时竹深深洗了一口气,“征收的特别税,不列入国家整体预算,由大本营直接掌握,用作战略特别费用。”
  “海军特别费?”众人知道海军已经启动了一系列建设工程,而海军又是秦时竹直管的。
  “海军建设,已经出台了专门的方略,不在具体预算中,再者,海军还有大总统机动费,可以适当圆润,这笔费用另有用途。”秦时竹大笑,“具体怎么弄,怎么花,到时候会给大家一个方略,我可以承诺,每天不少于3亿!我所关注的是,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其他建设的前提下发展国防。”秦时竹道,“比如两条腿走路,国防建设是一条腿,其他建设是一条腿,不能光靠一条腿,否则迈不开步子,可两条腿也不能一起迈步,那样会摔跤……”
  “总统的言语非常要紧,这件事,我也觉得很有话说。”周学熙道,“发展铁路交通,原本是国策,但是,现在这个国策执行得有些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