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晋砺> 第172章 你动我一下试试!

第172章 你动我一下试试!

  何天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心说,《徙戎论》,这算是中国历史上剖析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关系、并试图对之进行大幅调整的最重要的文献——至少之一吧?
  《徙戎论》之“戎”,是有特指的,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此曰“四夷”,江统要“徙”的,主要是西戎,也就是羌、氐二族;次之为北狄,也就是匈奴;东夷小小带了一笔,即高句丽;南蛮没有涉及。
  《徙戎论》秉持的理论根据,是中国最传统的华夷观:“内诸夏而外夷狄”,即,“诸夏”居于“中国”,“夷狄”居于“绝域”,“不相侵涉”——彼此隔绝,互不干涉。
  但“周室失统,诸侯专征,以大兼小,转相残灭,封疆不固”,而“戎狄乘间,得入中国”,华夷“不相侵涉”的理想状态被打破了。
  直到“春秋之末”,诸侯开始发威,“楚吞蛮氏”,“晋翦陆浑”,赵武“开榆中之地”,秦“灭义渠之等”。
  终于,“始皇之并天下也,南兼百越,北走匈奴”,“当时中国无复四夷也”。
  又回到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理想状态啦。
  然而,好日子终有结束的一天。
  东汉光武帝时期,“以马援领陇西太守,讨叛羌,徙其余种于关中,居冯翊、河东空地,而与华人杂处”。
  这是“西戎”深入“中国”核心地带之始,并导致了东汉中后期绵延不断的大羌乱。
  其中,固然有“御者之无方,将非其才”等问题,但最根本的,还是“寇发心腹,害起肘腋,疢笃难疗,疮大迟愈之故哉!”
  这是羌的问题。
  还有氐的问题。
  曹操干不过刘备,“拔弃汉中”,“徙武都之种于秦川,欲以弱寇强国,扞御蜀虏”,如此,“武都之种”也即氐,也进入“中国”的核心地带了。
  这一次雍、秦大乱,叛军的主力,就是这班进入“中国”核心地带的羌、氐。
  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而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班“西戎”,迟早还是要搞事情的,“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一旦为祸,那就是“暴害不测”啊!
  历史和现实都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啊!
  所以,必须徙戎!
  咋徙呢?
  “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着先零、罕并、析支之地。”
  所谓“先零、罕并、析支之地”,大致是今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及河曲一带,羌的故地。
  “徙扶风、始平、京兆之氐,出还陇右,着阴平、武都之界。”
  所谓“阴平、武都之界”,大致是今甘肃南部、四川北部一带,氐的故地。
  也即是说,将西戎——羌和氐,送回“旧土”去。
  至于羌、氐是将已经居住了少则近百年、多则数百年的“土沃物丰”当作自己的故乡呢,还是将可能听都没听过的“绝域之外”当作自己的故乡呢,就不干俺江应元的事儿了。
  羌、氐不肯搬家,致以“前害未及弭,后变复横出”咋办?
  江应元拍胸脯:他们不敢!此次雍、秦之乱,俺们大获全胜,羌、氐“势穷道尽”,只要“制以兵威”,他们必然“左右无违”!
  匈奴和高句丽,也该“申谕发遣,还其本域”!
  其中的高句丽,现居荥阳,曹魏齐王芳时期,幽州刺史毋丘俭伐其叛者,徙其余种入中国也。
  高句丽的人数不算多,“今以千计”;但匈奴就不一样了!“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过于西戎”,而且,“其天性骁勇,弓马便利,倍于氐、羌”,“若有不虞风尘之虑,则并州之域可为寒心”!
  所以,要徙!
  可是——
  高句丽“本域”,在辽东塞外,这也罢了;但匈奴的“本域”,目下是鲜卑占着呀,徙?咋徙?咋的,叫鲜卑给他们腾地方?
  羌、氐的“故土”,虽然是“绝域之外”的穷山恶水,但大致还在晋的行政区划之内,但匈奴和高句丽的“本域”,彼时,并不在晋的行政区划之内。
  介个……也不干俺江应元的事情。
  应该说,《徙戎论》忧思深刻,将现居“中国”的戎、狄、夷之来龙去脉,捋的非常清晰;将他们已经造成的、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剖析的非常明白,原时空,不过十余年之后,《徙戎论》的担忧和预言,便一一变成现实。
  但是,江统提出的解决办法——“徙戎”,非但逆历史潮流,而且,在当时的政、经、军事环境下,也没有任何成功实施的可能性。
  由苦寒之地向繁庶之地徙,容易。
  由苦寒之地向苦寒之地、或由繁庶之地向繁庶之地徙,也不太难。
  但是,由繁庶之地向苦寒之地徙,人家除了跟你拼命,没第二种可能性。
  绝不可能像江统想当然的那样,“左右无违”,“心不怀土”。
  准备好再次流血千里了吗?
  而且,很可能不止于“再次”,而是一次又一次,不死不休。
  徙,是将人家连根拔起,较之“苛虐”,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因此,人家反抗的动力和韧性,也就不同于反抗“苛虐”。
  这种民族迁徙,若是放在近现代,或有成功的可能,因为存在绝对的武力代差:锄头和斧头,无法对抗机枪大炮,逼徙者,或只好俯首屈服。
  可是,冷兵器时代,一根擀面杖,就足以对抗刀枪剑戟了!
  谁怕谁呀?
  *
  何天看过了,神情凝重,久久不语。
  终于,江统耐不住了,微笑说道,“云鹤,怎样?不以为然?”
  何天摇摇头,“怎可能不以为然?”
  顿一顿,“汉武以降,迄于今日,上自天子,下至黎庶,还没有第二个人,如君者,将深入中国诸夷之来龙去脉,条分缕析,明白如此,而又忧思深刻如此的!”
  江统微微动容,“云鹤,你过誉了!”
  “无一字虚誉!”
  顿一顿,“可是,唉!”
  江统凝视何天,“怎么?君以为,吾之‘徙戎’,并不可行?”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