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郑屠> 第383节

第383节

  参加训练的正是独立军,独立军虽然在大名府一战折损了三千多人,不过很快就从各军之中尽选精英补充了缺员,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全军的战斗力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他们的表现也着实震惊了耶律淳,
  长久以来,耶律淳对宋人的印象都是不善骑军,就算他曾经卖给了郑飞数万匹的战马,却也认为郑飞即便得了战马也不会用,完全发挥不出骑兵的作用,但如今的场景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在他的眼中是一支不亚于辽金任何一支骑兵的骑兵,他们虽然不像标准的如大辽铁林军与夏国铁鹞子般的重装甲骑军,却能依靠精良的装备与娴熟的配合自成独特的攻防体系,既不像重骑兵,却也不像轻骑兵,
  “这是……什么军种?”耶律淳惊道,
  “他们是我的独立军,若论军种,陛下可以叫他们重武骑军!”郑飞回道,
  耶律淳眼中一亮,从古至今的骑兵除了重骑兵就是轻骑兵,区分就在护甲上,却还没有哪支骑兵是以武器来区分的,如果以武器来论的话,那天下所有的骑兵都只能算轻武骑兵,唯有这支骑兵才算得上---重武骑兵!
  +++++++++++++++++++++++++
  几天后,耶律淳与萧皇后带着耶律采洁和小安北离开了沧州,踏上了返回南京的路途,
  郑飞与耶律采洁母子依依惜别,
  五天后,耶律淳一行顺利抵达南京,
  两天后,消息传回沧州,
  又两天后,郑飞正式启程,踏上了返回南方的路途!
  757,建国称帝
  郑飞一路南下,一边走一边巡视沿途所遇州县,倾听百姓的民声,他还特意拐了一个大弯去了一趟正在遭遇严重旱灾的两淮地区,亲自视察灾情,尤其是查看灾民的安置情况,
  通过这一路的巡视郑飞发现了当前存在的两个问题,
  一是,各地的官员将领总体上还能保证清正廉洁,但害群之马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通过“影子”们的密报、派人在各地的明察暗访以及百姓的举报,郑飞这一路查办了涉险贪赃枉法的大案两件,小案十几件,尤其在歙州时,竟有官员胆敢侵吞救灾物资,其中甚至还有原梁山泊的老部下,郑飞勃然大怒,原本准备大开杀戒,但念及其曾立过大功,又有邓元觉、武松等人代为求情,就连一向铁面无私的裴宣也不忍对老战友下手,这下郑飞也拿不定主意了,只得暂时将他们收监,
  二是,大部分官员虽然清正廉洁,但其中却有很多是从武将转行做得地方官,要他们上阵杀敌那一个个都是好手,要他们管理地方就都抓瞎了,有些人甚至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一百以内的算术都要伸手指一个个数着算,这样的人怎么管得好地方政务?而那些会管理政务的,又都是以从前招降的宋国官员为主,可他们面对这群“武”官连个屁都不敢放,若意见跟这些“武”官一样还好,不一样时稍有异议就会招来一顿训斥,“武”官们的逻辑与说辞也是基本一致,你们这些人要真会管理国家又怎会被我们给打败?
  面对这两个问题,郑飞想管,却怎么也下定不了决心,因为现在已经不同于曾经,也不用于在战场上,方方面面牵扯到的事情太多,而这一切也同时被始终跟在郑飞身边的李纲看在了眼中,
  李纲毫不客气的讥讽郑飞,说你还自诩明主,胸怀天下,实际上却与古往今来的大部分得势枭雄没什么两样,有法不遵,任人唯亲,长此以往,你的人就都知道只要有军功在身就可免罪,只要能立军功,就能混得个地方大员当当,这样的现象跟大宋官场的腐败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就凭这两点你还想图谋天下,做梦去吧你!
  郑飞听了先是一怒,心中随即又是一动,这才彻底下定了决心,他当即下令裴宣一切遵照法纪严肃查办犯罪的官员,该杀的杀,该革职的革职,该坐牢的坐牢,谁要敢求情就一同受罚。
  这条命令一出,没两天,几十颗脑袋便同时落了地,整个官场为之一惊,因为这可是郑飞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对“自己人”动刀,
  郑飞也借着这个机会宣布了法纪的重要性,战场上军法无情,地方上政法也是无情的,不要觉得有军功就等于有了护身符,军功有多大自有多大的待遇,一个子儿也不会少,但谁要敢居功自傲目无法纪,那就无论是犯的什么罪,该受到的处罚也一点不会少!
  但第二个问题却又让郑飞犯了难,如果大规模的撤换地方上的官员,所带给全国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郑飞也的确有些信不过那些投降的前宋国官员们,
  就这个问题,郑飞与朱武、吴用等人连续商议也拿不出个解决的办法,
  这个时候李纲又说话了,李纲再度讥讽郑飞目光真是短浅,大宋重文,培养出来的民间才士多如牛毛,这么多年了你却还死抱着以前打天下那一套,用的人不是老部下就是俘虏,连点创意都没有,就凭这一点,你永远都只能原地踏步,还想图谋天下,做梦去吧你!
  李纲的话只说了一半,但郑飞还是听懂了,他只觉醍醐灌顶立刻醒悟过来,马上召集起朱武等人对他们宣布了自己的一个想法,他要准备开科取士了。
  朱武等人同样十分欣喜,开科取士,不但能招揽民间的才士,集天下之才为我用,而且还能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为民众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增加民众对国家的归属感,所招揽的人才也能立刻补充到地方上放心大胆的任用,
  众人齐声称赞郑飞英明,郑飞却苦笑一声,想解释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是眼前不停的闪现李纲那张充满讥讽表情的脸,还有他那双越来越明亮的眼睛。
  +++++++++++++++++++++++++++
  已经决定了要开科取士,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开什么“科”,取什么“士”,
  郑飞并不准备完全照搬大宋的科举考察办法,他的思路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工艺、农商、水利、算术、语言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在他这个思路下,朱武等人仅用了几天就分出了十几个从古至今都从未出现过的新科目,每个科目也都与传统科举一样设定名次,论成绩取才,
  当然,考察儒家典籍的传统科举仍然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自隋朝开始的科举就是以它为主,天下的读书人目前也都只以它为学习目标,如果完全否定科举,那全天下的读书人就基本上没人能考了,要改变这一点还需要长久的时间,不过,郑飞也决定要对它进行一点改动,那就是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策论与社会知识面的考察,力求全面考察一个读书人的知识和思想,而不是招录一群书呆子。
  又几天之后,全新的科举方案完全确定了下来,郑飞本想火速将方案派人送往江宁府,让赵楷批准后公布天下,但他却总觉得哪里似乎还不够好,然后便命李三更先把这个方案送去给李纲看看,
  没多久,李三更就回来了,郑飞急忙问他李纲有何反应,
  李三更一脸怒气未消的说,“那李纲真是无礼,看完了就一下子扔在了桌子上,还骂了一句……,”
  “骂了一句什么?”
  “他骂……‘什么玩意,拿走,别弄脏了我的眼睛!’”
  李三更本以为郑飞会大怒,
  谁料郑飞听罢不但没怒,反而一乐,然后就派人把这个方案火速送往江宁府了。
  李三更看着犹然时不时傻乐一声的统帅,只觉一阵无奈,暗道统帅自从捉了那李纲,这脾气越来越来古怪了,被骂了居然还能这么开心。
  +++++++++++++++++++++
  原本快一些赶用不到一个月就能走完的路,郑飞用了两个多月才走完,终于在第二年的三月份抵达了江宁府,
  此时,各地的灾情都已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对郑飞来说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其实已经过去了,
  虽然赵楷只是个摆设,但郑飞还是要首先去皇宫“觐见”他,而赵楷为了迎接郑飞的回归,还特意召开朝堂,召集“满朝文武”一起等候郑飞,
  郑飞向赵楷“禀报”了此行的简短过程,并且奉上了一份写着有功之人的名单,“请求”赵楷降旨赏赐众人,赵楷自然全部应允,
  此时,郑飞虽然人在这里,他的心却早已飞回了统帅府的家中,飞到了李清照、李洛灵、扈三娘还有三个孩子的身上,只盼着快点结束这毫无营养的走过场,让他能马上出宫去与全家人团聚,没想到赵楷却没完没了起来了,
  赵楷先是盛赞了郑飞一番不思劳苦的为国奉献,真是国之栋梁,国之支柱呀!
  郑飞说这都是身为臣子应该做的,陛下真是缪赞了,臣有些劳累,想……,
  赵楷完全无视郑飞的退意,继续又感激了他将自己的亲弟弟与亲妹妹从赵桓手中解救了出来,
  郑飞两眼一翻,心急火燎的又说这也是臣子应该做的,臣想……,
  赵楷又说,齐王啊,您看您一心为国,天下皆知,您又德高望重,众望所归,军民爱戴,朕秉承天意,现在就把这个皇位禅让给您吧。
  郑飞正被赵楷的“喋喋不休”无比烦恼中,此刻赵楷的话根本就没经过他的大脑,只是一个劲机械性的点头谦虚称是,这边赵楷一说完,郑飞就机械性的回道,“这都是臣子应该做的!”
  话一脱口,郑飞才猛然反应过来,
  什么?!禅让?!
  赵楷似乎也对郑飞答应的如此“痛快”愣了一下,虽然今天他说出这番话是事先经过朱武等人的“劝谏”,他也以为这就是郑飞的意思,但按照他的理解,就算郑飞再想马上当这个皇帝也应该像自己的老祖宗赵匡胤一样谦让几番,最后被人“强行”黄袍加身才算接受禅让,哪知郑飞一口就答应了,不过这样就这样吧,反正结果都一样,
  赵楷马上从皇座上起身对还没完全回过神的郑飞拱手道,“齐王既然答应了,那这禅让大典还是早点举办吧,也好让四海归心,天下太平!”
  呼啦一下子,“满朝”文武便在朱武的带领下一下子朝着郑飞拜道高呼起了万岁,
  郑飞回过头来看着这一幕,却是一点激动的感觉也没有,他又回头看了一眼那皇位,心中怅然道,那个位子,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
  三月初八,郑飞正式于江宁府接受禅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华”,改江宁府为上京,为国都,封李清照为皇后,李洛灵、扈三娘、耶律采洁为贵妃,朱武、吴用、庞万春、王进等各有封爵官职。封赵楷为太平候。
  一日后,根据朱武的建议,郑飞下旨,宣布废除原宋国对各地的行政区域划分,废除原有名称,废路改称省,如京东西路与京东东路合并,改称齐鲁省,淮南西路与淮南东路的一部分合并为两淮省,将现有国土区域划分为了新的十个省。正式区别于宋,成为独立之国,以增强百姓对本国的归属感。
  一日后,郑飞下旨,宣布全国免徭役及减税、减赋三年,大兴水利、道路等基础建设,使百姓休养生息,积攒国力民生。
  一日后,郑飞下旨,宣布于今年秋天正式开科取士,并公布了十门独立存在的科目及考录办法,所有国民,只要是无罪之身,无论贵贱皆可报名应考。日后每三年一试。
  一日后,郑飞下旨宣布实行精兵之策,不连正在南京道的蕃军与独立军,在现有百万大军的基础上,裁撤三十万老弱病残之军,裁撤之军分与土地及遣散费,各归地方安居乐业。如此一来,中央财政的压力骤减,但天道军整体的战斗力却并未受到丝毫影响,反而得到了提升。
  一日后,郑飞下旨,精简全国官府机构,全国裁撤近四成的官员,并立下国策,日后无论何时,后世皆不准“冗官”,官民比例永不准超过一比五千。
  758,君臣同心
  赵楷禅让,郑飞称帝建国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
  耶律淳自然是第一个派使节来祝贺的,他承认了郑飞的帝位与大华国,并请求与大华国正式建交,郑飞也正式下旨宣布承认耶律淳及他的大辽政权,两国建交。
  大宋方面,赵桓对这个消息却是矛盾不堪,一方面他当然不愿意承认郑飞的帝位,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赵楷从一开始就只是个摆设,所谓的“禅让”是迟早的事,但即便是摆设也最起码象征着那一半国土仍然姓“赵”,而如今郑飞称了帝,又是更改国号、重划行政区域,又是开科取士的,那一半国土就等于是正式姓了“郑”;可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对此多说什么,更不敢对郑飞口诛笔伐,因为大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好不容易换来了如今的停战,让他与大宋能难得的喘一口气,若是说错话,他还真怕会惹怒郑飞,再引来一场大战,前功尽弃。
  所以赵桓思前想后,遂决定既不承认郑飞,也不否认郑飞,来个装不知道了事。
  赵桓与大宋的这个反应也在郑飞的意料之中,郑飞也懒得管他们。
  不久之后,第二个前来朝贺的国家使节就到了,居然是大理国。
  大理国的来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大理国国王段和誉在政和六年派使节去过汴梁,赵佶封段和誉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相当于大理国成为了宋国的附属国,而他们此番来贺,则表明在他们看来,宋国已经在与郑飞的争斗中处于了下风,他们要提前“站队”向郑飞示好了。
  郑飞接受了大理使节的贺礼与国书,宣布承认大理国,并封段和誉为云南王。
  夏、金、辽在不久之后也都得到了消息,
  李乾顺与耶律延禧这次是总算明白了那郑临风和宋国原来真不是一伙的,再结合两国搜集起来的越来越多的有关发生在大名府的那场诡异之战的情报,他们也逐渐明白了事实的真相,所有证据都表明,宋国当时的确是在算计他们,但最终却阴差阳错的便宜了那郑临风,所以郑临风与宋国都是两国的仇敌,只不过宋国虽然非常可恶,但那郑临风则比宋国更加可恶,是他逼降了两国的几十万大军,也是他害死了察哥与耶律大石!基于此,辽金两国自然不会承认郑飞。
  耶律延禧在得知郑飞与耶律淳已经互相承认后更是大怒,正在此时,李乾顺派使节来见他,向他转达了辽金两国有必要继续加强联盟关系,共同对付宋国与郑临风这两个死敌的意愿。
  耶律延禧当然求之不得,此时他眼见金国已经停止了对他的攻势,接着就给李乾顺回话,相约李乾顺派军与他首先去进攻耶律淳,重新帮他夺回南京道。
  数月之后,李乾顺回话告诉耶律延禧,南京道暂时不可攻取,那郑临风已经在那里布下了重兵,他实力雄厚,咱们跟他打就必须投入重兵,也极有可能会被金国乘机攻打你。
  不过李乾顺又说道,咱们的另一个死仇宋国现在的情况可是很不好,他们在西北兵力正值空虚,而且他还没有任何的帮手,咱们不如先去攻打他,
  耶律延禧虽然对还不能攻打耶律淳而失望,但一听宋国也是格外来气,当即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两个月后,夏国出兵二十万,辽国出兵十万,两国共出三十万大军,由夏国从西北,辽国从西京道,兵分两路共击大宋,
  赵桓得知后慌忙下令姚古率领西北军阻击辽夏两军,并任命耿南仲为监军,急赴前线,
  辽夏两军虽有三十万,而西北军已兵分为二,一部分留在东面继续防范郑飞,还留在西北的只不过十余万,兵力相比辽夏两军处于劣势,但西北军素来骁勇,又有姚古和刘仲武等名将的得力指挥,西北军据城死守,打退了辽夏两军的数轮狂攻,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西北的局势已经越来越倒向于宋国,
  但好景不长,这一切都随着耿南仲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耿南仲一到西北就用监军的身份和圣旨架空了姚古,然后他刚愎自用,胡乱指挥,西北军中谁敢不服从他便被革职治罪,他还为了能给他的儿子耿延嘻趁机多创资本,竟把耿延嘻这个连寻常小贼都没对付过的毛头小子任命为前线大将,指挥前线大军的作战,可以说是在短短几天便把姚古、刘仲武等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好局面全部打乱了,
  辽夏两军抓住时机,再发猛攻,这一次是势如破竹,连战连克,当时正在前线的耿延嘻听到辽夏两军来攻,竟吓得他连夜弃城逃跑,把数万将士留在了孤城之中,此时的西北军怎还有可能再打胜仗,西北军可以说是一路溃败,形势陡转急下,
  耿南仲一看形势不好,慌忙又把指挥权还给姚古后自己跑去后方躲着去了,但姚古面对此等形势纵有三头六臂也是已枉然,他与刘仲武等人再度掌握指挥权后,西北军的溃败虽然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每个人都明白,在如今的形势下,此战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眼看西北即将不保,正在此最危险的时刻,谁都没想到形势却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直在南京道按兵不动的花荣与庞万春突然对西京出兵了,十五万大军直扑西京而去,
  耶律延禧大惊,慌忙下令辽军后撤救援西京,
  辽军一走,姚古与刘仲武等人马上抓住时机就地展开反击,将被辽攻占的数个重要据点一举拿回,
  少了辽军的策应,夏军孤军深入,是攻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与西北军重新僵持起来,
  没过多久,夏军就收到了耶律延禧请求救援的消息,说是华军攻势凶猛,耶律淳也指挥着一支军队正在对中京道进攻着,金国似乎也在蠢蠢yu动,此时莫说西京,整个辽国都眼看要不保了!
  夏军虽然痛恨辽军丢下他们突然撤退,但他们深知辽国现在绝对不能出事,只得退兵去救西京,
  姚古与刘仲武指挥西北军一路追击,一举夺回了所有失陷城池,
  而等夏军撤到西京时,花荣与庞万春却又指挥着天道军撤兵了,那边,耶律淳也不打了,一切又重新恢复到了战初的样子,
  这下李乾顺和耶律延禧算是明白了,华国根本不是要趁机攻占西京,他们是在“围魏救赵”,帮助宋国保住西北,可那郑临风与宋国不也是仇敌吗?他们为什么要帮助宋国呢?他们之间到底是敌还是友?
  总之,李乾顺和耶律延禧在付出了数万名将士的性命后才终于明白,大宋原来也是一只摸不得的刺猬,你要敢摸他,郑临风就会打你!
  李乾顺和耶律延禧都是恼怒到了极点,都恨不得将郑飞碎尸万段,却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他们也并非全无所得,根据事后的情报显示,宋国监军耿南仲在回到东京后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在了他和他儿子及一帮亲信的身上,又把所有失利的责任通通都推给了姚古与刘仲武,结果是赵桓对耿南仲的一面之词深信不疑,大加封赏耿南仲及其党羽,并将姚古与刘仲武降职处理,他们的职务也由耿南仲推荐的刘延庆接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