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综合其它>小阁老> 第1117章 黄金航线

第1117章 黄金航线

  此外年初时,赵公子便让金科在崇明岛,筹建了一所崇明航海学校。那所学校除了给皇家海运集团培养合格的船员外,还承担着向海警学校输送优秀航海人才的作用,可算是海警学校的预科吧。
  赵昊希望这样可以减轻海警学校的教学压力,缩短警员培养周期,以此达到他尽快将海警部队扩编到八千人,同时尽量不影响战斗力的目标——虽然跟葡萄牙人在和谈,但必须也做好开战的准备!
  到那时,葡萄牙人肯定派出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不全力扩军备战提高战斗力,怎么击败来犯之敌?!
  所以至少未来两年里,崇明航校的绝大多数学员,毕业后都会流向海警学校的。
  ~~
  翌日,赵公子又视察了未来的木材堆场和木料加工厂。将来日本送来的原木,会在这里利用强劲的海风阴干,然后粗加工成合适运输的木料,运送到江南造船厂建造战舰。
  船用木材是目前最重要的军事物资,当然要建在警备区基地里,才能保证安全了。但赵昊综合考量之后,决定还是把造船的地点放在崇明。
  也只能放在崇明,因为想要造出优秀的海船,需要完整手工业体系的支撑,耽罗岛不具备这个体系。
  大型造船场是个人员、资金、物资高度密集的地方,可谓眼下科技含量最高的超级工场,需要采购的材料达上千种。至少需要诸如铁匠铺、铜器局、织布坊、造绳场、麻油坊、油漆场等等几十上百个上游配套工场支撑。
  而且这些工场还有各自的上游工场,怎么可能都搬到警备区来?
  这种手工业体系虽然不像工业体系那么让人绝望,但也依然不是说建就能建的起来的。不然日本为什么造船业还停留在五百年前的水准?无它,就是没有完整的手工业体系,弄到了大福船,他也造不出来。更别说西洋船了……
  赵公子要不是背靠着全世界手工业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也不敢豪横的逮一艘盖伦船回来就敢仿造。
  所以他没法将造船厂放在孤悬海外、要啥缺啥的耽罗岛。再说这么大一个产业放在崇明县,也能把整个县的经济都带起来……光成千上万中高收入的工匠们的消费,就足以让崇明恢复当年东海瀛洲的盛况了。
  ~~
  视察完了木材堆场,回头他又听取了耽罗商会关于对日贸易的建议。
  虽说不管江南集团供啥货,他们都得照单全收。但实际上国内的供货方,总归不如他们了解日本的市场,所以到底进什么货,进多少货,这帮李朝商人其实有很大的发言权。
  按照赵昊的要求,金熙善编制了日本主要商品的价目表。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日本因为资源匮乏,手工业落后等原因,自产的商品种类十分匮乏,偏生还就不缺金银……所以大明所有商品在日本涨价都最少超过五倍,普遍在十倍左右,二三十倍者也有之。
  赵昊看到,日本需求量最大的是生丝,在江南目前一斤仅700文钱的生丝,在日本的到岸价竟要八两银子一斤。
  这么贵的生丝织成的倭缎,普通日本人根本没法承受,因此相对物美价廉的大明各种丝绸、绢缎、棉布也大受欢迎,利润竟也将近十倍。
  此外,各种瓷器、陶器、铁器、香扇伞茶、蓖毡袜针、纸墨笔砚、书册图画之类,出口利润也都在十倍左右。甚至把直接铜钱贩运到日本,都能获利超过五倍……
  当然利润最高的还是战争物资,比如药材,利润高达几十倍,而且还供不应求。比如川芎、甘草之类不值钱的药材,在日本居然居然每斤值七十两银子!获利可达百倍,超过硝石成为利润最高的单品!
  借着手中的册子遮挡,赵公子努力合上了嘴巴,然后才放下这份价目表。
  从前他只知道中日贸易能赚大钱,今天他才确切知道,这到底能赚多少钱。
  妥善经营的话,一年几千万两银子不在话下啊!
  怪不得九大家为此打出脑浆来,怪不得葡萄牙人厚着脸皮也要毁约横插一杠。
  想到这儿,赵昊心头升起一丝明悟,自己跟葡萄牙人之间必有一战!
  马子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敢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对日贸易可是超过百分之五百的利润啊,尼玛葡萄牙人还不得上天?
  自己断了他们这条财路,他们怎么可能答应?
  虽然赵公子提出,他们可以把商品贩卖到琉球,但是绝对不可能让太多的利润给他们的。耶稣会的人不在乎,因为他们都是发了四愿的苦修士,只要能传教,才不管那么多有的没的呢。
  可葡萄牙人绝对不会答应,把如此恐怖的利润拱手让人。
  那么退一步,大家共享日本市场?显然完全行不通,因为巨额利润的前提是独家垄断,你不买我的就没得买,所以只能接受我的敲诈。但只要哪样商品你国内能自产了,价格马上就会下来。或者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卖家,都会引起价格崩塌。
  所以赵昊必须一手打击日本的民族手工业,另一手将所有竞争者都撵出市场去。
  因此,与葡萄牙人的对决在所难免了——要么自己彻底击败他们,让他们断了对日贸易的念想。要么他们击败自己,暂时断了自己对日贸易的念想。
  ‘绝对不会有其它的可能……’赵昊默默认清了现实。
  好在他一直在做最坏的打算——如此着急扩军备战,不就是为防最后谈崩,跟葡萄牙人终须一战吗?
  ‘总之要尽量拖延这一仗到来的时间……’赵公子暗暗盘算道:‘开战越早越不利,开战越晚越好!’
  “公子,公子……”见他变成了泥塑,半晌不言不动,金熙善实在忍不住唤了起来。
  “哦,啊?”赵昊这才回过神来,看看他道:“说到哪了?”
  “说到输日商品的挑选。”金熙善赶紧提醒道。
  “哦啊……”赵昊端起茶盏呷一口,组织下语言道:“一是当然要注意发货品种要丰富,配比要合理。不要总照着几样货物发,供过于求价格就保不住了。”
  “是。”金熙善忙点头笑道:“不过公子大可放心,日本人的需求奇大,比如生丝之类,就是把大明市面上的生丝都搜罗给他们,也不够用的。”
  “他们拿去吃吗?”赵公子笑骂一声:“总之你留神就好,利润下降的太狠,你这个会长就别干了。”
  “明白!”金熙善登时笑不出来了。
  “二是要注意控制军事物资流入日本,硝石、火药、火枪、刀剑、盔甲、皮革、药材之类……”赵公子又叮嘱道:“不是说不可以输入日本,发战争财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但卖多少、卖给谁,必须要先请示我。”
  “是。”金熙善忙正色应下。
  战略物资的流向是可以改变日本诸侯实力对比的,必须由赵公子亲自把握,才能利用军需品将离岸平衡术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第三,要以打击日本的手工业为主。”赵公子又老调常谈道:“你要调查看看他们有什么本土产品,能跟我们构成竞争,那就卖的比他们还便宜,把他们的商品挤出市场再说。这个我已经跟堺市的商人打好招呼了,你们注意配合,先拿棉布和瓷器试试手。”
  “公子,日本的瓷器都是从我朝贩过去的……”金熙善颇为自豪的小声道。
  “哦,是吗?”赵公子只听唐人说,日本有昂贵的大明瓷器,还有便宜的粗瓷器。就下意识以为,那是日本人自己烧制的呢。
  “日本人到现在只会烧陶器,并没有制瓷技术。我们就用瓷器当压舱石,贩卖去日本。”金熙善忙替李朝消弭赵公子的祸心道:“当然我朝学艺不精,只能生产些粗瓷,数量也不多,威胁不到天朝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唔。”赵公子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让这厮一说他也想起来了。确实,日本是在后来侵略朝鲜时,掳走了李朝大量人口,其中就有制瓷的工匠。然后大概在老乌龟去世前后,也就是战国时代结束十年以后,才由这群工匠在肥前国有田郡成功烧制出瓷器,这才开启了日本制瓷行业的历史。
  到了清朝的时候,日本非但不再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还生产卡拉克瓷销往欧洲,直接冲击到清朝瓷器的销路。
  “要防微杜渐,不可以让你们国家的制瓷技术外流,记住了吗?”反正江南的制瓷业也不发达,赵公子也就不跟李朝人抢这点儿残羹剩饭了。
  “明白。”金熙善信心满满道:“我朝的瓷器皆由官窑中的工匠和奴婢负责生产,民间禁止私造,正是为了替天朝保密制瓷技术啊!”
  “嗯。”赵昊点点头,不由想到大明也是把天下的制瓷业都集中到景德镇去,怕也有对外保密技术的考量。不过好像福建那边的民窑已经很发达了,甚至可以为客户提供深度定制服务。可见大明的保密水平,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ps.继续写,但今天差的有点多,明天上午再发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