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综合其它>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28节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28节

  哪知这么一看,正好对上了平安的视线。长春真人连忙咳嗽了一声,端出高人风范,捋着胡须沉默不语。
  平安还在琢磨这件事,赵璨听着身后传来的喧哗声,镇定的开口问道,“请问真人,这劫难可能化解?”
  众人便又盯着长春真人,他这才心满意足的道,“天道五十,大衍四九,遁去其一。这遁去的一,就是变数。不论是什么样的劫难,都总有应对之法。未必是化解,但只要抓住变数,便可平安渡过。”
  ……说了那么多等于没有说,平安抽了抽嘴角,问,“那么七皇子殿下的变数是什么呢?”
  长春真人意味深长的看了平安一眼,然后笑眯眯的道,“不可说,不可说啊!”
  他这个反应躲在门外偷听的众人哗然。看向赵璨的视线都带上了几分疑虑,就连长春真人都觉得不可说的劫难,该有多厉害?虽说真人说只要找到变数,就能化解,可是这变数难道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找到的?
  对于众人的反应,平安早有预料,所以毫不在意,他只是盯着长春真人,总觉得对方应该是看出点儿什么来了。这个想法令平安心下戒备起来。
  “多谢真人指点。”平安还在纠结长春真人的态度,但赵璨身为大楚土著人,反而比较容易接受这种设定。而且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自己身边最大的变数是什么。
  那就是平安。
  他早就已经找到了,所以对于所谓的劫难,心中并不十分畏惧。
  尤其是赵璨自己经历过一世,细细想来,上辈子他死的时候,可不就是本命之年?想来所谓生死劫难,指的就是这个。
  既然如此,就更没什么可怕的了。
  因为这辈子,赵璇再不会有机会从背后捅他一刀,而后一盏毒酒取走他的性命。
  所以赵璨表现得相当的淡定。就算是听到自己有个那么大的劫难,仍旧不为所动,脸色都没有变一下。
  这种态度倒是让长春真人高看了他一眼。
  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是那么的顺畅,那么的自然,所以平安觉得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哪知他刚刚开口,长春真人立刻重新握住了他的手,“这位檀越,当真不考虑入我道门吗?”
  “真人谬赞。”平安面无表情的将自己的手抽回来,“不过您也知道我尘缘未断,恐怕要辜负您的厚爱了。”
  “我们道门并不讲究了断尘缘。”长春真人看着平安,神棍的脸上露出了几分高深莫测,“我们讲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平安不由心下一动,总觉得长春真人意有所指。
  也难怪,他能窥测天机,在许多事情上恐怕都能够看得很通透。虽然平安并不觉得他能神奇到什么都知道,但是多少推断出一点是没问题的。
  比如长春真人不会知道他是穿越来的,赵璨是重生的。但是身为皇子,一生之中还能遇到什么样的劫难,可称得上是生死劫难呢?无非还是跟那个位置有关。
  而自己跟赵璨的关系,恐怕瞒不过他。既然如此,这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隐藏的含义,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甚至长春真人恐怕已经猜到所谓的“变数”就是自己,只不过他不说而已。
  平安只能庆幸这样一个人是方外之人,不管红尘俗事,否则的话,自己费心遮掩的许多秘密,恐怕他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了。
  这么想着,平安动了动唇,低声道,“真人面前不说暗话,我有放心不下的人和事,不能如真人这般全新投入,恐怕即便是入了门,也难有进境。”
  长春真人颇为可惜的看着他。
  他收徒弟,根骨资质品德妾不说,第一要紧的,就是合眼缘。所以秦浩然这种没有半点天赋的人,也被他收入门中。
  第一眼看见平安他就觉得喜欢,等抓住平安的手,确定他资质上佳之后,就更是喜出望外。
  长春真人先帝朝时就是观主,年纪已经很大了,急需寻找一位衣钵传人,传承天机观。奈何多年来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他也十分傲气,宁愿不选,也绝不将就。以至于眼看着传承就要这么断了。
  这会儿见到平安,怎么能不欢喜?
  所以即便知道平安是个太监,又跟赵璨有所牵扯,其实身份上来说并不合适,身体残缺对修行也会有碍,他也没舍得放弃。
  结果平安还拒绝了!
  长春真人不快的盯着平安,“红鸾星动,哼!”
  平安嘴角抽了一下,这也看得出来?
  收徒失败的长春真人很不开心的走掉了,秦浩然连忙上来待客。不过大家对他的怠慢都不甚在意,毕竟能够见到这等世外高人,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
  他们现在对七皇子的“劫难”更感兴趣。
  跟着来的这些人之中,当然不可能全都是赵璨自己的人呢。不知道有多少盼着赵璨倒霉的眼线,自然急着要将这个消息传回去。
  有了这等名声,赵璨还有什么前程可言?就是皇帝,难道还敢将皇位传给一个随时可能挺不过劫难的人?
  当然,如果五年之后赵璨熬过了那个生死劫难,情况又不一样了。只是,少了这五年的时间,他还能追上其他人吗?
  平安之前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的。知道赵璨有这么一个劫难,那么接下来基本上就不会有人出手对付他了。大家会等着劫难到来的时候,在后面推一把,将赵璨这个对手灭掉,省事又省力。
  这样一来,在这段时间里,赵璨反而会很安全,比较符合之前制定的低调发展路线。毕竟赵璨如今锋芒毕露,已经是所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也该降降温了。
  而且还可以将赵璨身边的墙头草筛选一下,免得将来到了关键时刻,这些人给他捣乱。
  众人皆心不在焉,所以也没有人在意平安跟秦浩然凑在一起说话。
  平安道,“多谢道长。”
  “我没帮上忙。”秦浩然一脸尴尬。昨晚他回来之后本来打算去找长春真人说说这件事,结果长春真人已经睡下了,只好不了了之。今天平安来得又早,之后的事情他更是半分都没有插手,怎能领这份功劳?
  平安心情好,便道,“即便如此,也要多谢你。”顿了一下,他才继续道,“我听说终南山山顶的风光极好,尤其是日出,蔚为壮观。就连山上不少文人雅士,也都会登山赏之。是不是真的?”
  “是。”秦浩然道,“只是上山的道路崎岖,除了真正风雅之士,去看的人还是不多。”
  “傅先生已经接受了陛下的启用,不日就将回京任职。想来必定十分不舍这山中种种风景,说不定这几日会到处走走呢。”平安说。
  秦浩然眼睛猛然一亮,紧盯着平安。
  平安见他听懂了自己的暗示,便点了点头。秦浩然双手握在一处,有些无措的道,“平安,多谢你。”
  “不必客气,我们互相帮助。”平安眯着眼睛笑道。
  大概是因为自己有了喜欢的人,所以看到这种带着遗憾的故事,就总免不了也跟着唏嘘感慨。如果能够解开他们的心结,重归就好,不留遗憾,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也要是傅彦和秦浩然两人都有这种心,他才能成功。
  平安猜测那首姜夔词在其中应该也起到了一点用处,即便他没有到处给人做媒和撮合的爱好,但想到自己成就了一桩好事,还是很高兴的。
  有时候说消息像是长脚了都不合适,应该是长了翅膀。所以平安和赵璨回到皇宫时,天机观发生的事,皇帝已经知道了。
  他面色凝重的坐在几案后面,详细的问过赵璨和平安整件事情的过程,然后才叹息道,“听闻长春真人道行高深,这种事情,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小七往后可要时时小心在意。”
  他身为皇帝,说不信这些吧,又难免要信一点。
  而且,年轻的时候雄心勃勃,自然觉得这世间自己最大,别的什么都不能动摇他的心智。毕竟广有四海的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被打动的。
  可是随着年纪增长,手中的权势已经无法再扩大,自然就会生出别的心思来了。
  在这种时候,长生不老是最容易让皇帝打动的东西。所以古往今来,才有那么多帝王沉迷此道之中。
  难道他们都是傻子,别人说什么信什么,不知道这种事根本不存在吗?可是当就连皇帝这个位置也不能满足他们内心的渴望时,他们自然就会去追求更高的东西。而在他们的意识里,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反正自己是皇帝。于是更加无所顾忌。
  若不是先帝的教训一直摆在那里,皇帝未必能够一直坚守本心。
  即便如此,听到长春真人的消息,也忍不住心神动摇。
  那位可是连先帝的面子都不买,一生号称只看缘分,别的一切都不放在眼里。赵璨竟然有幸让他看相算命,自然是好事。偏偏又是这么个纠结的结果,皇帝心里自然开始为难了。
  待要不信吧,天机观的名声还是很大的。要相信吧,又觉得自己如今看起来最优秀的一个儿子就这么毁了,着实不甘心。
  赵璨闻言,做出十分动容的表情,跪下来道,“儿臣让父皇担忧了。”
  他已经很久没有在皇帝面前做出这种姿态,所以皇帝也难免跟着伤怀起来,“真人不是还说会有变数?我儿是天潢贵胄,命格贵重,又有我大楚列祖列宗保佑,绝不会有事。”
  “多谢父皇。”赵璨道,“只是……儿臣有个不情之请。”
  “你说。”
  “之前父皇曾命礼部为儿臣议婚,如今看来,儿臣既然命中有此一劫,又何必耽搁其他女子?倘若儿臣能熬得过去,那时再议亲也不迟。”
  皇帝微微皱眉,觉得赵璨这个说法有些无稽。虽然他自己心里偶尔也会忌惮赵璨,但是这话由赵璨说出来,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这也是他的儿子!
  但他也不可能说,“要是熬不过去,就更该早早结婚留下香火了。”那跟诅咒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分别?
  所以最后皇帝也只能答应。
  反正就五年时间,对男子来说,二十五岁娶妻虽然有些晚,但却也不算十分出格。毕竟许多读书人一来为了专心科考,二来也是想取得功名之后挑选更好的亲事,所以通常都会将婚事推迟。
  ——当然了,这种做法仅限于那些自信自己能够在二十几岁就考中进士的年轻人,他们前程远大,春风得意,若能大登科后小登科,才是真正的人生美事呢!
  放在赵璨身上,也是一样。不管他是什么时候要娶亲,还怕娶不到贤良淑德的好女子吗?争这几年时间也没有意义。
  所以很快,朝堂上下就都默契的选择了暂时观望,皇帝不再催促此事,原本有意的朝臣们打了退堂鼓,至于礼部,自然也就将这件事搁置下来。
  唯一觉得不满意的是赵璨后面的三个弟弟。他们现在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正该议亲。如此技能名正言顺的参与政事,又能为自己增加一门强力的妻族。结果就被赵璨给挡住了前路。
  长幼有序,赵璨这个兄长不娶妻,甚至不订亲,他们自然不能越过去。
  好在大家一合计,五年后他们也才二十岁嘛,不用着急。况且,排在前面的几位兄长恐怕正暗中偷乐,毕竟这样一来,就轻松的解决掉了三个年轻气盛,野心勃勃的弟弟。
  平安也没想到这件事居然还会有这样令人意外的效果,虽然他觉得不算什么大事,但对手毕竟越少越好。
  然后朝臣们就被傅彦和冯璋出山,皇帝打算重新成立教育部来安置他们这个消息惊呆了。这会儿谁还管赵璨的劫难?还是保住自己的官位和手中的权力最要紧!
  皇帝第一次将这个计划抛出来,是在私底下召见重臣的时候说的。原本是打算一起商量一下,确定了再在朝会时公布。
  结果遭到了所有重臣的一致抵抗,君臣不欢而散。
  当然,这时候他们还不知道,教育部长的人选是冯璋。因此都只觉得皇帝突发奇想在胡闹,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
  皇帝自然也有自己的考虑。先把消息放出来,让这些大臣将不满发泄出来,然后他们就会比较冷静,容易沟通。这时候再将冯璋抛出来,许多人就要想一想硬抗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了。
  对于几位宰执来说,教育部就算独立于六部之外,那也是归属于中书管辖的,就不算太出格。他们接受起来最容易。而宰执们同意之后,跟他们站在同一阵营的人自然不会反对。最后剩下一两个不同意的,也翻不出什么水花来了。
  果不其然,之后皇帝没有再提这件事。因为是本初殿密议,所以消息也没有传出去。
  等到几日之后,冯璋入京,亲自登门去拜访这些昔日同僚和友人、学生时,他们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次明显是被皇帝耍了!这个教育部,显然皇帝没有跟他们商量的意思,早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不过是通报一声而已。
  但是有冯璋的面子在,很快这些人都表现出了对他的欢迎,绝口不提自己之前的态度。
  就连礼部也不得不憋屈的接受了这个结果。
  至于那个附带着开办的皇楚图书馆,若不是因为馆长人选是傅彦,恐怕有许多人根本不会注意到它。毕竟大楚如今也有弘文馆作为藏书之所,再城里一个图书馆,无非还是为了安置傅彦。
  于是没过多久,从礼部和翰林院,国子监分别抽调一部分官员组成的教育部,就正式成立了。
  冯璋头一回跟其他重臣一起在本初殿面见皇帝时,平安就站在一边旁观。即便现在教育部还只是一群杂牌兵,一件事情都没做过,但冯璋举手投足,却没有丝毫怯场的意思。更令人惊喜的是,短短几天时间里,他很显然已经在这群人里取得了话语权。
  这才是天生适合当官的人啊。
  平安觉得在师父之外,他又找到了一个可以学习的对象。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平安觉得冯璋是真正做到了。
  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够发光发热,去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尽量对周围的一切产生好的影响,这才是平安心慕中的“儒”。而不是风度翩翩,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好像读过许多书,懂得许多道理,便能够睥睨天下,目空一切。
  教育部成立之后,冯璋并没有忙着去做改革,而是从礼部那边要来了许多资料,开始清点,务必要做到对于天下士子之事心中有数。到时候不管做什么,才会有本可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