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都市言情>你也会有人嫉妒> 你也会有人嫉妒 第51节

你也会有人嫉妒 第51节

  可若是将感情伤害换做创业打击,她大概是可以理解一些的。
  这种外来的打击,只是一种媒介,而因此被激发的来自内心的否定,才是最为致命的。
  萧绮自觉她已经挺过来了,虽然过程很痛苦很艰难,她也看得出来,汪嘉还没过来,即便汪嘉已经不会再为那个男人伤心,可心里的影响还在。
  萧绮继续道:“我知道,你今年稍稍找回一点状态和自信,是情侣联名系列给了你错觉。”
  “错觉?”汪嘉喃喃重复着两个子,她的脸有些发白。
  萧绮:“那个系列最成功的部分,灵感恰恰来自你和jeff最如胶似漆的那两年。在我看来,你或许不爱那个男人,但因为那段时间的相处,那段爱情激发了你的潜能。即便过了几年再回头看,你当时的设计依然是最出色的。”
  萧绮这话很直接,就差直接说汪嘉“吃老本”了。
  但这并非萧绮要表达的重点,她又很快说道:“你和一个人要好,你就会卸下防备,将自己很多故事,和你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事,与那个人分享。我看到网上那些爆料,一一作了排除法,我相信绝对不是你说的,所以很有可能是通过你的讲述,有人在添油加醋。但我不明白,为什么jeff要针对我?”
  话说到这里,汪嘉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了,这和她的猜测基本一致,也是她无法逃避的责任。
  她咬了咬牙,又深吸一口气,这才拿出手机,播了一段录音给萧绮听。
  录音内容正是苗新宇那天给萧绮看过的视频内容,原来汪嘉也留了一手。
  萧绮平静地听完,随即就听汪嘉说:“我暂时还不知道jeff背后的投资人是谁,但我想应该是之昀的对家。这个人抹黑之昀,是因为利益冲突,至于jeff,我想他是想挑拨你我的关系,让我尽快离开,好和他合开工作室。”
  这点萧绮倒是不质疑,这的确像是对家做的。
  之昀在市场上的竞品大有人在,而且手段也不怎么光明,加上之昀进来风头很盛,不止树立了“民族企业”的形象,还暗中拿了几个牌子的运营权,市场占有率也变大了。
  说白了,市场就是一块饼,你多吃一口,别人就会少吃一口。而事实就是,现在全世界的服装总量,不说正在生产的,就说现有的,就足够地球上所有人用好几年,其实都是过剩,都是库存,都是各个厂家在自己消化。
  至于是哪个对家,萧绮并不关心,这是姜禹要去平衡的矛盾,她在乎的只是眼下,是汪嘉这个好下属,好朋友。
  萧绮开口的第一句便是:“其实这段录音,我之前已经听过一次了。”
  汪嘉大惊。
  萧绮:“是苗新宇拿出来的。有意思的是,他录的版本很清楚,镜头离你们也很近,而且有头有尾,就好像提前得知你们会有这场谈话一样。我猜他和jeff应该是人以群分,发现原来他们是同道中人,于是就商量着背地里坑你我一把。”
  汪嘉消化着这些事实,脸色越发难看,忍不住还骂了两句。
  萧绮却问:“想不想知道我的看法?”
  汪嘉点头。
  说实话,她心里没底。
  萧绮说:“如果你要离开之昀,开工作室,无论是工作角度还是个人角度,我都不反对。但我把话摆在这里,今天jeff能这么坑你,将来他只会玩得更大。你们的事业若做好了,他会居功,绝不会跟你共富贵,可若你们做不好,他那种人也不会共患难。你的工作室可以挂在之昀名下,这件事我可以去和公司争取,但你也要有心理准备,你的压力只会比现在大,如果你一直调整不好最佳状态,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汪嘉垂下眼,没接话,她看上去正处于非常摇摆不定的阶段,很彷徨,很需要他人给意见,然而他人给了,她又未必能完全接受。
  萧绮将语气放轻了些:“虽然录音里都是jeff在大放厥词,但我也能感觉得出来,你很想自立门户,也很着急。我能不能知道是为什么?”
  汪嘉安静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看向萧绮:“也是因为压力。”
  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这还是这段时间以来, 汪嘉跟萧绮说过的最多的一次话,她们已经很久没聊过未来规划和人生了,更不要说交心。
  汪嘉的意思是, 她现在每天做的事都是完成命题作文, 为了之昀的风格而设计、创作, 而不是为了她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一点国内外的设计环境是非常不同的,国外的设计师被品牌聘请,会由设计师发起一场颠覆的革命, 这也是国外大牌最流行的“起死回生”的方式,比如dior、gucci、celine、kenzo等等。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 这些牌子过去也没有“死”, 但不可否认的是, 新人总监率领的团队,给品牌进行的大换血,确实扩展了市场。
  品牌寻求的是稳定发展,但如果长年稳定,长年不该换风格, 又会面临用户越来越少的窘境, 这个时候在原有的风格上做调整,已经是换汤不换药, 意义不大了,非得伤筋动骨,不破不立。
  这样的窘境投射到设计师身上也是一样,设计师也会遇到瓶颈,也会面对命题作文而逐渐失去生机。在品牌的大风格面前, 小设计师只能自我调整, 让自己去适应品牌, 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发挥。
  这就像是伴唱、合唱做得再出色,也永远不会成为舞台中央的主角,因为伴唱、合唱这个职业就是去个性化的。
  这两年,汪嘉已经逐渐感知到自己正在被同化,甚至开始麻木。
  她也萌生过,算了,不如就这样吧,做个大品牌的小设计师也挺好的,躺平就行了。
  可是每当这样的自我说服出现,紧随而来的便是强烈的不甘心,她还想再搏一搏,冲一冲,去外面的世界经历一下风吹雨打。
  汪嘉说:“其实我知道再这样下去,终有一天会被市场淘汰,新人设计师更有活力、干劲儿,灵感充沛。我仗着和你的关系,仗着在之昀的资历,只要用心维系,大概还能多苟延残喘几年。可我不甘心啊……”
  听到这里,萧绮终于明白了症结所在。
  她也是有点大意了。
  汪嘉的情况应该已经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了,或许她是有感知的,却没有当回事。
  萧绮问:“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刺激你生出这个念头的,还有任熙熙,对么?”
  汪嘉有些怔忪,却没有回避问题,只是惊讶于萧绮这么快就猜到她最不愿意正视的事实。
  汪嘉十分艰难地说:“任熙熙,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有我没有的天分。设计真是需要天分的,后天努力也可以做到一些成绩,但天分没有就是没有,这个真的比不了。”
  或许,汪嘉对于任熙熙还有一点嫉妒的成分,这也是难免的。
  别说是汪嘉,就是萧绮如今什么都有了,有时候看到任熙熙的设计草稿,心里都会忍不住感叹。
  而最主要的是,任熙熙比她们年轻,虽然现在的设计风格还不成熟,但假以时日,必会大放异彩。
  萧绮甚至可以“看到”未来,如果说之昀有一天也要迎来一场革命的话,任熙熙就是主导的人。
  萧绮问:“所以,你想趁着自己心里还有一团火,趁自己还没有完全放弃的时候,出去再搏一把?”
  汪嘉点头:“虽然你经历过创业失败,但我相信,你还是想再尝试的。”
  萧绮又问:“那要是你和我一样,也失败了呢?”
  汪嘉自嘲的笑了:“那也是我自找的,我没有遗憾了。”
  ……
  对话之后,萧绮和汪嘉一起返程。
  在路上,汪嘉还反过来劝萧绮,这波舆论的实质伤害应该不会有之前的严重,所谓的“性骚扰”更是无稽之谈,只要网友们知道萧绮和姜禹是前夫前妻,如今复合了,谣言便不攻自破。
  萧绮听了只是笑笑,随即说:“你啊,还是小瞧这件事的威力了。文章题目不大,但内容却可以指向很多东西,就看有没有人趁火打劫了。”
  汪嘉不懂。
  可萧绮并未多说。
  事实上,她已经嗅到了“麻烦”的味道。
  设计部的其他人自然不会明白,萧绮所谓的“麻烦”根本不在外界。
  事实上,就算她和姜禹没有结过婚,她也不怕这些谣言,职场性骚扰就更可笑了,还不知道是谁占便宜。
  很快,就有之昀的设计师上网澄清,说之昀内部都知道,萧总监和姜总的关系是前夫前妻,两人最近复合了。
  而且萧总监才不是靠美色上位,她本来就是“上位者”,她家里和姜总是门当户对。
  这些话一经流出,很快就渲染扩散,此前因为到底是职场性骚扰还是靠美色上位的讨论,仿佛瞬间闹了个大乌龙,合着两者都不是,就是人家小两口“半推半就”。
  这下,网友们的口径也统一变了。
  有的说,散了吧,都散了吧,人家夫妻情趣,咱们起什么哄?
  有的说,这黑子太不专业了,都知道萧总监创业失败了,竟然不知道人家自己就是资本?
  还有的说,所以说资本也会失利,我心里突然平衡了,市场是公平的。
  下面有人回,哪里公平,可能是人家根本没好好玩,也可能是开个公司洗洗钱,娱乐圈就有的是这样的“玩票”公司,拿大老板的投资,找个管事的,聘几个员工,“努力”几年,做出来几部票房一日游的电影。
  当然,也有人说,原来这么年轻就坐上总监的位子,不是传说故事,也不一定要靠美色,说白了还得会投胎,我等凡人就不要做梦了,还是洗洗睡吧。
  最后还有人提到之昀的衣服和售价,说难怪之昀的标价基本在四位数,有的五位数,原来是一群有钱人在操盘,在他们看来钱就不是钱啊。
  就这样,事态又有了新一步的变化。
  尽管任熙熙和程尧东的消息,因为萧绮的背景而淡化,但就因为萧绮的身份浮出水面,又令这场舆论出现新的走向。
  网友们讨论的重点,很快就变成了普通人努力到底有没有用,如果比你有钱比你有背景的人比你还努力,那你努力做什么,你躺平吧,反正不管你努不努力,你都会成为“奴隶”。
  努力=“奴隶”。
  这听上去真的心塞。
  还有人拿出一个比喻,还提到一个欧洲冷门电影,说电影篇幅不长,前面二十几分钟没有一句台词,表现的就是一个老汉在恶劣天气里赶驴,驴的眼睛被蒙住了,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它看到四处望不到尽头的“无望”,就不会前进了。
  等到老汉回家,就和女儿一起啃土豆,一人一个,这是他们一天当中唯一一顿正餐。
  附近的城镇距离他们太过遥远,而他们就住在陋室里,脸上没有一点笑容。
  跟着,这个网友提出疑问,请问我们普通人是那头驴,还是这对父女?
  有人说,我宁可做那头驴,起码不用面对现实。
  也有人说,年轻时候是那头驴,年纪大了看明白了,就是那对麻木不仁的父女。
  那么,又是谁蒙住了驴的眼睛呢?
  有人说,资本圈其实很小的,按照二八定律来说,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资源,他们当然不希望扩展到百分之二十一,很有可能上来一个人,就要挤掉一个位子,所以这些资本是很怕普通人上位的。
  接着就有人提到韩国和美国的贫富差距,分析说为什么美国对于普通人的教育是玩乐教育,把每个人都养的跟大傻子一样,这样那少数受到精英教育的人,才好管理下面的人。
  不过美国的政治不符合国情,便有人提到国内。
  京城有圈子文化,你再努力,也要先学会混圈,好资源早就被圈子垄断了。上海是“留洋”一般的小资文化,外来的想要融入会很艰难,你要从观念上去打破一些东西。可能适合年轻人创业的也就是广深了,特别是深圳。这里几十年前还是个渔村,所有来这里奔前程的都是外来者。这里有的是资本,他们是来找人才的。这里也有的是人才,只要你够出挑,就有机会拿到钱。但反过来说,这里也很内卷,你努力,有人比你还努力。可你努力了,或许还能看到一丝希望。
  其实话题聊到这里,已经和之昀没什么关系了,但因为之昀的内部结构而引发的一些讨论,却在短时间内迅速盖过了此前“民族企业”的形象。
  网友们对“民族企业”的肃然起敬,也渐渐变成了资本多做善事回馈社会是应该的。
  加上天然的“仇富”心理,以及人们更愿意相信负面的东西,很快就有人说,这应该是干亏心事干多了,怕遭到报应。
  当然,这些讨论并非全都出自纯网友的自发,里面带节奏的占了三分之一,水军的力量无孔不入。
  什么是舆论的力量?为什么说造谣的成本和辟谣的成本不成正比呢?谣言的辐射力会非常广,一旦印象或认知坐实了,那么此后十年都会被人提起。
  ……
  萧绮在家休息了半天,自然看到了网上的留言,也回了家人的电话。
  面对这些有人可以扇动的舆论,她很快就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造势者绝不止一家,而且有的是为了抹黑品牌而来,有的则是冲着内部结构而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